一、老師在上社交課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重視。程度相當的孩子編在一個班,老師發指令,家長輔助,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社交訓練機會。
二、上感統課的時候訓練孩子的社交。上感統不能單一地做,這樣乏味、枯燥、孩子抗拒,應讓運動活起來,把幾個孩子組織起來比賽做某個項目,家長在旁邊吶喊、助威、營造快樂的氣。.
三、上單訓課時單訓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教與學就是社交的一個過程,老師和孩子建立了合作的關系,再泛化到與另一個老師的配合適應,每個孩子最好過一段時間換一個單訓老師,這樣才能真正回歸正常社會。
四、早上做操時幾十個人在一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老師有家長,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聲音、表情、態度這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家長應抓住機會引導孩子與這些人打交道。
五、下課后住在學校的家長可帶孩子串門,相互叫孩子送東西,吃飯后一起在院子玩或一起去散步,一起去商場或公園.
六、周末、節假日家長三五個相約一起帶孩子去書店、超市、公園、游樂場玩,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有些孩子一到人多的地方就哭鬧、不安或四處逃跑,就是公共場合社交障礙的表現,要多去這些地方,但千萬要注意安全,提防孩子走失.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家長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