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自述:以下是我3歲的兒子在美國接受rdi訓練法時的部分材料。我將其翻譯出來與你們共享:
調節模式向孩子的混亂環境及相互作用提供一些有序性、方法, 或一致性?;脊陋毎Y的孩子常常會有一種自導式(self-directed)的調節, 譬如自我刺激或避免接觸他人等。他們形成的這些模式用以適應事物對他們的消極影響。一旦自導式調節建立起來,孤獨癥孩子會不加區別地和固定地經常使用。自導式的調節常常會妨礙孩子正常學習及和他人交流。
當一個人的調節模式與另一個人息息相關,這兩個人就有了相互作用和交流的基礎。相互可及性和共同基礎使得互相間的交往、通信和建立關系有了可能。
父母能幫助他們的孩子建立一種簡單的模式并鼓勵孩子加入這種交互的調節模式。調節模式可以包括保持某些節奏的同步及讓孩子較快地表現自己。這也意味著孩子能容易地認可這樣的模式并在那個模式內同父母一起充當活躍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建立共同的調節模式的方法:
物理模式(Physical patterns): 父母可以建立一種簡單的物理模式使孩子能一目了然并加入進去。該模式可包括任何“動詞”及詞組。例如:Jump jump jump/Clap Tap Clap/ Walk Walk Sit/Roll Roll Squish/ Squirt Squirt Wipe/ Rock Rock Stop, etc. (跳跳跳/拍打拍/走走坐/滾滾壓/噴噴擦/搖搖停,等等。)
語言模式(Verbal Patterns): 這可以是在一起吟唱一些簡單的東西,識別一些動作,或弄一些重復性很強的聲音。例如:“walking walking SIT” 走啊走啊坐下?;蛘?“How about a …”, 咱們玩…好嗎“I love you, you love me” 我愛你,你愛我?!癰ee-bop, bee-bop”蜜蜂飛飛,蜜蜂飛飛。
精神模式(Mental Patterns): 這可以是在物理模式和語言模式上加入更多的東西以使各個模式融合在一起。例如:不去數一二三,而讓孩子選三種食物、三件衣著、三套家具等等。父母要把各種模式應用到各種場合。例如:我們可以首先在床上跳跳跳,然后在浴室里跳跳跳,然后在外邊跳跳跳…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