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RDI?
www.www471818.com 2006-11-1 14:57:44 來源:不詳
怎樣才算RDI?我覺得關鍵是首先要理解RDI提出的人際關系發展的模型和具體的階段功能/技能目標,然后從孩子當前的階段開始,著力于訓練當前階段的相關功能和技能,一個階段的能力掌握得比較好了,再把重點往更高的階段轉移,如此不斷往上發展,只有我們心中清楚孩子將有的發展脈絡,并且在活動中采用一些有利于階段目標的原則和技巧,這樣才可以說基本把握了RDI的關鍵。
其次是理解一些RDI訓練技巧的原理,象鼓勵多用肢體語言/夸張表情/夸張語氣/放慢節奏/使用停頓等都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和理論背景的,如果不明白這些具體技巧背后的道理,就很難靈活地使用,也無法感受和評價這些技巧的使用效果了。
最后才是具體的RDI活動,RDI具體活動本身的內容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否通過在活動中合理地運用訓練技巧,以達到訓練孩子當前階段能力的目標。
如果我們已經理解了RDI提出的人際關系發展模型,以及一些技巧的原理,再來理解琳琳的高臺活動,情況是怎樣呢?
假設琳琳從事的是第二階段的活動,第二階段重點是孩子的“參照能力”,參照能力簡單的說就是看眼色,就是孩子在遇到不確性時候會瞄你一樣,尋求你的意見的動機和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孩子要做一件明知父母不會讓他做的事情時通常會狡猾地看看你,試探一下你的反應,那就是一種“參照”。
明白了階段功能的重點之后,在活動中就要注意創造“參照”的機會了,肢體語言/夸張表情/社交分享式的語言等屬于“間接提示”,使用間接提示的道理在于直接提示特別是反復的直接提示實際上是父母過分地承擔了維持交互的責任,從而減少了孩子主動感知/主動轉移注意力的機會,因此RDI強調盡量使用間接提示。
有了這樣的理解之后,再回頭想想,活動的高臺是否足夠高重要嗎?不重要,只要能夠創造“參照”的機會,原地跳瓷磚格子就是一個很好的活動。使用什么表情來表示進行/暫停和中斷重要嗎?不重要,只要是足夠簡單的間接提示就可以了,眼色/表情/指手畫腳/示范跳下去等所有可以想得到的方式都可以,關鍵是讓孩子感覺到在那一刻,他需要進行“參照”,并且成參照后獲地了一個興奮的分享通過不斷讓他感覺到成功進行參照所獲得的成就感,從而建立牢固的參照能力和動機,實現第二階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