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兒行為問題討論
www.www471818.com 2004-8-30 11:04:19 來源:臺灣
問題一:小孩子喜歡開水籠頭看水流動的樣子,剛開始是禁止他去開水籠頭,造成他開水籠頭時看到大人來就跑,大家情緒也不好,后來跟他進行條件交換,如洗澡時才可以玩水或練習某一事物幾次就可以玩多久的水,可是小孩子不加理會,怎么辦?
大部份的自閉癥兒童都有特殊的知覺刺激偏好,在聽覺(如喜歡聽馬桶沖水的聲音)、視覺(如喜歡看線條)、味覺(如偏好刺激性口味重的食物)或觸覺(如不喜歡他人觸摸或喜歡摸絲襪等)方面。面對這種情形有兩個處理的方向:平常即要豐富生活中的刺激建立各層面的行為和建立小孩子接受約束的能力。
這個小孩子可能偏好視覺刺激,喜歡看亮亮的水花、水流流動的樣子??赡芤环矫媸切『⒆佑凶非笠曈X刺激滿足的需求(自我刺激行為不易用消除方式減少或消除),另一方面可能是日常生活上吸引小孩子的其它事物太少,他會的玩法及興趣太少了,所以小孩子不斷重復這種玩法,因此針對該知覺需求的滿足我們應該要提供小孩子多種選擇的管道,使小孩子的興趣層面增廣,而不是沈迷在固定的刺激,好行為多了,固定玩法自然減少。
另一方面要教導小孩子學習接受約束的能力,和他說條件交換時,小孩不理會的原因可能是等待的時間過久,他無法把玩水和完成指定的要求形成增強的連接,所以不妨降低作業的標準,縮短等待的時間,俟增強連接行程后,在漸以增加條件交換項目的難度和時間。
問題二:我們期望小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但小孩子學會后就要求自己來,別人做或幫忙會生氣,是否會形成偏執行為?要如何處理?
小孩子有主見是否會形成偏執行為,要看小孩子的理解層次。生活自理獨立能力獲得后,要提高層次,增加認知的彈性,有時候可以自己做,有時候也可以接受別人服務,不必凡事都要自己來,且當不如自己的預期時,要能接受挫折。這會影響小孩子以后進入團體時能否遵守規則、合群,所以父母的訓練方式應該要盡量活潑富變化。
問題三:小孩子其它方面都表現很好,惟獨要教他語言時,他會有強烈反抗學習,但他有語言能力,只是不喜歡說話(高興時會說幾句話),要如何增加他說話的機會和使用的字匯?
語言的功能是要用來和別人溝通的,父母要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有利環境,氣氛愉快活潑,讓學語言、說話和愉快的經驗連結,增加他說話的動機,學習自然生活化互動的語言,這樣才不會失之生硬,懂得在適當的情境使用。如果父母用像上課的方式,我說一句,你跟著說一句,不僅小孩子缺乏學習的興趣,且沒有學習到語言的功能性,學習的效果會減低。語言既是學以增進人際關系的,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一定要先建立起來,才能確認孩子真地掌握到語言的人際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