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患者之兩性教育問題
地點:北市松山高中演講聽
主講:前基金會榮譽董事/高雄凱旋醫院院長 宋維村醫師
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在社會化進展的歷史中,不斷加諸人與人、男性與女性間的規范〈人類建立家庭與社會制度以使下一代繼續繁衍,而發展出許多的規范〉。自閉癥的患者與一般人相同,也有性需求〈這是我們得接受的事實〉。一般人在青春期開始面對,性成熟的生理現象、交男女朋友、注意自己的外表等問題,在過程中學習控制自己與性有關的事情,并透過與人接觸或報章電視等多種媒體逐漸把這個社會上的男女關系變成他的價值觀、行為標準?;甲蚤]癥的人,一些事情不容易學,而學了之后又不容易改,因此在這方面的學習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兩性教育 從小開始
在自閉癥患者兩性教育上,有幾點是我們需要先注意的:第一是受限于患者在人際方面發展的困難,而使我們更難著手。第二點,我們的孩子可能很會背,但在理解方面較不好,因此若要教兩性之間如何互動需要從小開始,在很長時間的教育下,讓他累積許多不同的情形下應如何表現的能力。第三,孩子的特性是維持同一性,養成的習慣便不容易改,因此要教哪些事情的要很小心地計劃。
「自慰」是可以被容許、被教的
另一個很重要的是,考量患自閉癥的人不容易有婚姻上的兩性關系,但是有「性」的需求與感受,然而社會一般只容許婚姻關系上的性行為,那么患自閉癥的人的性需求要如何解決呢?因此我們應該接受:「孩子『自慰』是可以被容許的,甚至于是我們要教他的行為?!?BR>以孩子為中心去考量
隨著社會不斷地在改變,「兩性關系」或「家庭制度」也隨著改變,就如同性的性行為原本容易產生在軍隊中、監獄中或遠洋漁船上,這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對象的時候發展出替代的方法;我們面對孩子的兩性關系也要有勇氣接受不同的可能性,譬如說:有幾位二、三十歲的成人住在一個農莊或一個社區家園,如果他們沒有辦法找到異性建立性關系,除了以自慰的方式,是否有可能發展彼此滿足性需求的關系?我要鄭重強調這并非是我現在的主張,而是想拋出來讓大家思考,尤其希望讓各位想到:談兩性教育、談到未來,我們自己要先教育自己有開放的想法,而最重要的是以孩子為中心去考量。
教他同儕中可以接受的行為
進一步談兩性教育之重點。第一,由于孩子有些行為學了之后不易改,因此要建議小的孩子的爸媽,孩子小時候我們運用「社會增強」親一親抱一抱他讓他快樂沒有關系,然而上小學之后我們就要教他用握手代替,改變成那個年齡層別人也可以接受的行為,才可以避免到他長大以后想去親、抱人家等親昵的動作,而引起別人的害怕和排斥。第二點,到了孩子十多歲,女兒就需要由媽媽、兒子需要由爸爸來教他認識身體的各部分,以及身體有一些部分不可以讓別人碰、教女兒有關月經處理。我們不一定要主動教孩子自慰,然而當我們注意到孩子有自慰的行為,就要教他「只有在什么地方可以做」,例如:廁所或自己的房間可以,而在客廳時則不可以。但教他在廁所做,結果可能又變成他每次上廁所都要做;因此又要教他,不是每一次都要做;要教他你自己的感覺是什么,在什摩情形下他可以在什么地方做。
教孩子穿戴整齊
第三,尤其是男孩子,為避免他因為出現不好的行為而在外被人排斥最簡單的方法是訓練他出門就要穿得整整齊齊的〈但也教他例外的情形,除了體育課打球以外或除了媽媽告訴你可以不用這樣穿以外〉,不可以光著上身,這樣可以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當然,大女生穿戴整齊也可以替自己減少麻煩。
保護自己、不侵犯他人
接下來談兩性的互動。通常我會告訴家長,當我們要討論孩子與其它異性的關系時,我們首先要分析了解到這孩子能力如何?有可能教多少?若有可能教到對異性的態度〈如:要溫柔體貼〉,那我會鼓勵家長去教。但大概有一半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所以必須要教他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應該做。所以估計孩子的能力,然后教他很基本的保護自己的原則,以及不要去侵犯別人的原則是最要緊的。
教他合適的行為去「疏導」
有家長問到男性的性沖動是否需要藥物或是類似女性之子宮切除術來作處理。孩子的生理反應是無法「防范」的,而是要「疏導」他用合適的方式表現,所謂「合適」就例如自慰〈如果我們接受〉,或是協助孩子將白天的時間排得滿一點,當他忙的時候,就沒有時間去玩這些事情了;這些與小時候處理自我刺激行為的原則是差不多的。至于藥物,原則上是不需要的,目前關于這種藥物,在精神衛生法中規定是屬于實驗性的藥物,是為了處理連續的性犯罪者卻無法用一般方法處理其欲望,才使用以降低其雄性荷爾蒙。而我們的孩子沒有以這樣方式去處理的必要。
「關心我的朋友」不等于「男女朋友」
另有家長提到,孩子對于交男女朋友好奇,然而我們應去分析了解,他好奇的是什么,有時候他好奇的不一定是交男女朋友,而是交朋友。談到男女朋友,在此也要談到義工朋友,有時義工朋友與他們年齡相仿,甚至較小,帶著大朋友去看電影、郊游,有可能會讓孩子覺得他是少數可以愿意和他談的人,所以孩子很期盼與這個人互動,但我們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他是關心你的朋友,而不是男女朋友;今天和義工朋友一起活動,就只有這個時間,而別的時間是他自己的時間,而你也有你自己的時間,幫忙孩子劃分清楚「你的/我的時間」「你的/我的朋友」「你的/我的家人」,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逐漸讓孩子知道,我只有周末可以和哪位姊姊出去,什么時候哪位姊姊打電話給我,他是很關心我什么事情,這與和「男女朋友」不一樣。(全文完)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圖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