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3歲的小孩已懂得講話,但對他來說顯然十分困難;也由于這原因,當他要表達不滿的情緒時,只能以“發脾氣”的方式表達出來。至于一些較復雜的意思,他更無法表達,我們也只好猜度一番。
他似乎沒注意到我出現,仍獨個兒在看電視。跟他說話時,他仍舊東張西望,像漫游太空,不在現實生活中。偶爾獨個兒笑,我想他大概想起一些有趣的事情吧!他非常喜歡繪畫,好像只有繪畫才能使他集中精神。起初跟他繪畫時,看他興致勃勃的,但我卻未能領會。這是因為他重復地繪畫一些最愛的東西,如汽車或怪獸等,但對我卻毫無新意。奇怪的是,他一旦開始繪畫,便停不下來,那份投入、專注及毅力是旁人無法理解,而更難體會的,是他的心路歷程。
自閉的心靈
這是我頭一回接觸自閉癥的小孩?展賜,3歲多的小男孩。他有一個姊姊、一個妹妹,然而他沒有跟她們一起玩耍。他的臉上掛著微笑,嘴一直在動,發出一些旁人聽不懂的聲音,時常自言自語。
自閉癥孩子是怎樣的?
自閉癥是大腦生理問題所產生的一種成長障礙,但自閉癥兒童不一定是弱智,有些更可以完成大學課程。因此,一個人智力的高低,不可以作為界定他是否患有自閉癥的準則。其實,患者最大的困難是先天性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
自閉癥征狀多在兩歲半前被發現,這些孩子普遍有以下特征,包括:
1. 社交上的異常發展:
患自閉癥的孩子會逃避和別人的目光接觸,往往對人視而不見。無論在家中或幼兒園,總喜歡自己躲在一角,沒興趣參與其它小朋友的活動。他們在理解和表達感情方面亦有困難,對人冷漠,因此較難與人建立關系。
2. 語言和溝通的獨特發展:
除語言發展遲緩或完全不懂說話外,他們大多不懂用手勢或表情與人溝通,更不懂響應父母的呼喚。同時,他們亦不能有問有答或提出自己的意見,只能描述事物名稱和外在性質。有些自閉癥孩子像鸚鵡般,重復別人的說話,有些甚至完全不懂說話。
3. 重復不變的行為和興趣:
孩子會重復地做同一個刻板的動作,有些則執于某些常規,也有些會全神貫注于一些對象,如氣味、有質感的對象或對象所發出的聲音。我認識的展賜則會目不轉睛地繪畫汽車及怪獸,這似乎給他很大的滿足感。
自閉癥兒童的家庭生活
當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癥,大多會感到內疚、自責、哀傷、恐懼、憤怒和無助等復雜情緒。這些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需要時間慢慢接受現實及平服激動情緒。由父母開始懷疑孩子患有自閉癥,直至能夠沖破各種心理障礙,到完全接納自己的孩子患有自閉癥,當中的確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掙扎。
自閉癥孩子的需要
明白自閉癥孩子的特征及障礙后,大家可以了解到他們最大的需要是接受語言訓練、學習基本生活及社交技巧。
1. 語言訓練:
父母要先誘發孩子說話的意欲,可透過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來引發他們表達自己。父母可嘗試擴展他說話的能力,從游戲中學習,按孩子的行為動作,告訴他有關的說明、意義及批注,如"搖頭"代表"不喜歡"。父母緊記按部就班,讓孩子從單字開始,漸進地伸延到復習的句子。
2. 基本生活技巧:
教導他一般生活技巧,簡單如扣鈕、抹嘴、穿衣服、用刀或筷子,以至較復雜的活動,如洗臉、刷牙或洗澡等。這些學習對自閉癥孩子來說并非易事,因他們通常不會主動留意外界的事物,但協助孩子能自我照顧,過獨立生活,是每一位父母最終的目標。
3. 社交技巧:
假如父母希望孩子在社交活動場合或公眾場所有合宜的表現,較易被社會接受,減少尷尬情況所帶來的壓力,就必須協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基本溝通技巧,包括:
1. 反應
教導孩子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2. 打招呼
以舉手、點頭、微笑、揮手等動作示意。
3. 親吻
家人最好常常吻孩子,增進親子關系,吻時要有聲,讓孩子感受到愛和被愛。
4. 身體語言
擁抱、握手、伸手取放物品或傳送物品的技能。
- 發表跟帖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