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生為彬彬作檢查
紅網長沙8月1日訊(通訊員劉雨滋)一刻也安靜不下來,對別人的提問不理不睬,對喜歡的人不是打就是咬……15歲的彬彬的種種怪僻行為讓他的媽媽傷透了腦筋。10多年來,易女士多方求醫卻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診斷。7月31日,湖南省心理衛生中心的專家權威聯合為彬彬會診,最終確診為兒童孤獨癥。
彬彬在上幼兒園和小學時,兩次遭到學校的退學,原因是一樣的:這孩子性格孤僻,精神亢奮,一刻也不停歇,四處亂跑,無法安靜地坐上兩分鐘,喜歡打別小朋友和同學,弄得他們哇哇大哭,老師根本無法對其進行管理。這時易女士才覺得彬彬與一般的孩子不一樣。
8歲時,湘雅附二醫院診斷為兒童多動癥(混合型),但因為種種原因彬彬沒有進行系統的治療。由于學校拒收,彬彬便一直輟學在家。易女士也不得不放棄原先經營得不錯的網吧,而一心一意地照顧起這個多動孤僻的孩子。多年來,她一直在尋求治療孩子的好方法,然而什么方法都試過了,彬彬卻沒有半點轉好。而最近,在省兒童醫院的就醫中,醫生認為彬彬所患的并不是多動癥。這下,易女士可就迷糊了,究竟自己的孩子得的是什么病呢?究竟該怎樣治療呢?
7月31日下午,省心理衛生中心針對這一特殊病例組織了專家會診。6位精神心理學方面的權威專家參與了此次會診,最終一致確診為兒童孤獨癥。
兒少精神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學軍說:兒童孤獨癥,在民間被稱為自閉癥,又稱廣泛性發育障礙。彬彬的病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言語發育障礙,表現為主動語言少,只能表達2-3個字的詞語,而長句的表達幾乎沒有,另外代詞“你、我、他”混淆等。二是人際交往障礙,表現為對別人不理不睬,只用自已的方式來表達對他人的喜歡,比如打、咬等。三是興趣狹窄和刻板,彬彬表現為只喜歡動物,其余的均不感興趣。彬彬可以排除多動癥,因為他的智商測試僅為35分,而多動癥的孩子不會表現為智力低下,其智商都在60分以上。
對于彬彬今后治療,劉教授這樣解釋:孤獨癥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病,其發病率低,約為1-3‰,到目前為此,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此病癥是越早干預治療,效果越好,1歲以前發現的,治愈率最高。而彬彬已經15歲了,顯然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治愈是沒有希望了,建議彬彬可以服用一些情緒穩定劑和改善大腦發育的藥物,并且可以去參加一些特殊學校,通過強化治療來改善其沖動行為。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