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7月19日《神經系統科學》雜志的一篇文章首次報道:孤獨癥(自閉癥,autism)患者大腦處理情緒和社會行為能力的區域缺少相應的神經元。自閉癥是一種終身相伴的神經發育疾病,特點是社交能力不足。每166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是自閉癥患者,常見于男性。
大腦杏仁外側核(amygdala)與大腦中高認知能力部分區域相連。研究中大量事實證明自閉癥與杏仁核,特別是杏仁外側核控制情緒的區域有關。
文章作者、華盛頓大學CynthiaSchumann博士和加州大學M.I.N.D研究所DavidAmaral博士對來自九名10-44歲的患有孤獨癥的男性的大腦杏仁核中神經元進行了計數并測量。與先前的尸檢結果不同,這些樣本中不包括患有癲癇或者相似的與杏仁核細胞缺失有關的疾病樣本。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過去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在兒童中的檢測結果顯示年輕男性孤獨癥患者的杏仁核體積異常大,認為是早熟。Schumann說:“很奇怪,在孤獨癥患者杏仁核中最終只有很少的神經元存在?!彼J為從出生開始,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杏仁核一直處于退化狀態,可能是神經元喪失或者常見于孤獨癥患者的壓力、恐懼感上升的原因。為了確證孤獨癥患者杏仁核中神經元較少,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
新澤西醫學及牙醫大學兒科神經學教授EmanuelDiCicco-Bloom博士說:“這些是基于細胞定量基礎上的新發現,對其他相關研究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以前的研究認為杏仁核異常有可能是引起社交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盇maral博士說:“我們剛剛處于弄清孤獨癥和其神經病理學的初期,當然這個過程是長期坎坷的,但是我們畢竟已經邁出了一步?!保ㄉ锿ㄓ浾咦诿簦?/P>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