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聰仔”生來不說話
“聰仔”出生在常平鎮黃泥塘村,母親葉杏弟是該村環衛工人,父親李耀洪在前幾年突遭不幸,摔斷了大腿。因此,母親每月幾百元的工資成為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聰仔”的母親向醫生介紹,“聰仔”現年已經4歲了,從來沒有開口說話,平時喊他也沒有任何反應,而且興趣愛好和行為模式極端怪癖,家里人一直都認為他是一個聾啞殘疾孩子。
最近,常平殘聯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大規模殘情普查工作,才意外了解到“聰仔”的病情。殘聯工作人員希望根據他的家庭經濟現狀和個人實際情況,幫助他們申報殘疾人補助,因此把“聰仔”帶到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檢查。
醫生確診為“自閉癥”
通過詳細了解病情,現場進行特殊檢查和綜合評估,醫生基本排除了“聰仔”為聾啞兒童的說法,最終確診為患有“自閉癥”。
根據診斷評估報告顯示:“聰仔”擊鼓有反應,拆裝積木游戲表現專注,喜歡拒絕他人單獨來回走動,并無端做出奇怪舉動;遇到周圍環境變化,他會產生緊張情緒,出現極度不安和焦慮急噪等狀況。醫生認為,這些異常行為完全符合自閉癥的臨床表現特征,一般2至3歲期間為最佳治療階段。
康復中心的醫生還專門帶“聰仔”的母親一行,參觀了正在這里接受特殊治療的殘疾兒童患者,看到眼前原本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缺陷的殘疾孩子在這里得到康復訓練,母親對治好“聰仔”的病充滿了信心,并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兒童患自閉癥應及早治療
醫務人員告訴筆者,兒童自閉癥又被人們稱為兒童孤獨癥,是一種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反應奇特為特征的嚴重情緒錯亂疾病,通常發生于孩子3歲前。
東莞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醫生提醒,兒童自閉癥應盡早醫治。常平鎮殘聯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患有以上病癥特征的0至14歲孩子,應盡快同當地殘聯部門取得聯系,不能延誤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方鎮彬 蔡金谷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