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馬山縣特殊教育學校的韋學真老師,給一群聽障學生上了一堂數學課——《分數的初步認識》。韋學真老師一邊上課一邊熟練地打著手語:“秋天到了,一群孩子去郊游,可是他們在分食物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小麻煩……”韋學真通過課件展示的畫面,邊說故事邊拋出問題,“4個蘋果可以2個人平均分,2瓶牛奶可以2個人平均分,一個月餅能2個人平均分嗎?”生活中的話題,立即提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韋學真讓學生拿起桌子上的圓形紙片,自己操作該怎么分。很快她又拋出了新的問題:“1個月餅2個人分,每人可分得多少?”孩子們舉起右手做了個手勢,表示每人可得到一半?!耙话胗脭祵W怎么表示呢?”在輕松、互動的氛圍中,韋學真教會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南寧市培智學校李小琴老師所教的,是6名孤獨癥學齡前兒童,他們都已經經過了一年時間以上的行為矯正訓練、語言訓練,有一定課堂配合能力。李小琴老師利用孤獨癥兒童迷戀動畫片的特點,課件中使用了最新的動畫片《花園寶寶》,讓孩子培養目光注視能力,并在看影片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喜歡音樂是孩子的又一特點,李小琴老師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個雙音筒,帶領孩子用不同的節奏敲擊,讓孩子充分感知耳朵“聽”的功能。
邕寧區特殊教育學校的韋麗寧老師,給智障孩子上的數學課《三角形的認識》,教學過程中也充滿互動。老師會發給孩子一堆各種形狀的圖形,讓他們找出三角形。也會給孩子一堆三角形,讓他們對照課件呈現的圖案,拼出樹或金魚等圖形。
南寧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錢治宏介紹,南寧是廣西第一個實現每個縣都建特殊學校的城市,但很多老師都是從基礎教育學校轉過來,沒有特殊教育的專業經驗。從2005年開始,南寧市教育局每年都會撥出???,送老師去培訓,但接受培訓的老師始終是少部分人。如何讓南寧廣大特教老師都提高,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今年,南寧市教育局再次送23名特教老師到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學校培訓,老師們返回后最大的感觸就是深圳的特教老師設法地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南寧市教育局首次讓接受培訓的老師給各縣各城區特殊教育老師上展示課,希望通過以點帶面提高南寧的特殊教育質量。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