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記者葉於亭)萬穎,一位成功幫助兒子戰勝孤獨癥的母親,6月13日為銀川市孤獨癥兒童家長上了一堂生動的孤獨癥康復知識講座。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被歸類為一種由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病癥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發病年齡為3歲以內。萬穎說,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要及時帶孩子就診:社交障礙,如不能與人產生正常的情感聯系,與父母分離不會表現出焦慮和不安;很難與同齡兒童玩在一起并建立伙伴關系;不會與人分享喜悅及痛苦、進行假扮游戲;語言障礙,如言語發育遲緩;言語理解、表達及使用明顯受損;刻板、重復一些語言;鸚鵡學舌般的重復他人語言;行為異常,如興趣狹窄且特殊,只對某些物體有特殊偏好;行為刻板;堅持環境和活動方式不變,常有搖手或搓手、轉圈、撞頭等行為。
萬穎強調,教育訓練師矯治兒童孤獨癥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保證患兒生活能力的發展,防止二次障礙的發生。行為矯治則可以減少病態行為,如攻擊、自傷等?!案改?、親友、社會接納程度是影響患兒恢復的主要因素?!比f穎提醒各位孤獨癥患兒家長,不要隱瞞實情,應及時進行矯治、不要過分溺愛,應對患兒進行簡單的生活能力訓練、切忌不要過分心急。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