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聯合國確定的第五個“世界提高孤獨癥意識日”。當日的安徽合肥火車站廣場前,很多家庭正借清明假期選擇遠行,很少有人留意正在附近舉行的“藍色行動為愛而行”,一場關注孤獨癥兒童的公益活動。
近日,記者采訪了位于合肥市蜀山區的幾家孤獨癥兒童訓練中心,聆聽很多自閉癥家庭的傾訴,聽到最多的呼吁就是社會能給這些“星星的孩子”一份“微力量”的關注與關愛,讓他們也有一個藍色的天空,也能沐浴燦爛陽光。
“星星的孩子”是對自閉癥兒童的昵稱。自閉癥是兒童發育障礙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據當前部分公開資料顯示,全世界約有3500萬人患有自閉癥,中國至少有100萬自閉癥患者,未被發現和有孤獨癥傾向的兒童人數則更多。
合肥至愛陽光孤獨癥兒童訓練中心,一個由8個自閉癥家庭為解決孩子教育問題而合伙辦起的學校,許彬是這個中心的校長,從2004年至今,她一直從事著這份與孤獨癥兒童有關的工作。她說,孤獨癥兒童存在語言障礙、認知困難,還不時出現一些怪異的舉動,到了入學的年齡,這些連語言、認知都無法進步的小孩,沒有幼兒園愿意接收。
多位自閉癥家長說,當孩子被確診患自閉癥以后,猶如晴天霹靂,整個家庭的生活重心也因此發生變化,漫長的治療和訓練之路讓所有家庭成員背負承重負擔,甚至很多父母因此離異。“80后”的宋小芳就是其中一位,雖然自己身有疾病,但依舊一個人孤獨地為5歲的兒子奔波,但因為沒有經濟來源,不得不放棄康復訓練課程。
半碗清炒土豆,兩碗米飯,就是宋小芳和心心的午餐。而在做飯前,記者不經意間發現宋小芳曾在雞蛋和土豆間猶豫很久,先是從抽屜里拿出一個雞蛋,猶豫一下又拿了一個,大概幾秒鐘后還是放下了,最后拿出三個已經發青的、不及雞蛋大小的土豆。宋小芳說,2月份從老家大概帶了40個雞蛋,隔三差五給孩子補點營養。記者粗略數了一下,抽屜里還有20余個。
記者看到心心用手抓起一根土豆絲,在吹涼后,開心地笑著、吃著,不禁心酸。
在至愛陽光訓練過的300名孩子,能夠常年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一些外地家長帶孩子來到合肥訓練,租房、學費、生活費等費用最后成為“攔路虎”,讓他們最終選擇了放棄訓練。
誠如至愛訓練中心的一些家長所說,家庭困難他們通過努力可以克服,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希望社會多一些資助、理解,特別希望學校能敞開大門,讓這些孩子也能有學可上。
許彬說,自閉癥家庭不僅面臨經濟壓力,還面臨沉重的精神壓力,親朋好友、同事鄰里的閑言碎語,甚至陌生人的驚詫眼神,讓他們無法面對。很多家長都不愿意帶孩子上街,因為孩子會突然發出奇怪的聲音、大庭廣眾之下如廁等,讓他們無法正視。
多位自閉癥家長接受采訪都表示,希望每個人能對身邊的自閉癥孩子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如果被孩子無意中的怪異叫聲驚擾,請給一個善意的笑容,這些微小的“微力量”,也會讓家長們釋然,會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面對未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