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下關區白云新寓的一棟居民樓里,居住著這樣一對母女:6歲女孩童童遺傳了媽媽秀氣的臉蛋,可是患有自閉癥的她比一般孩子愛動;單親媽媽小梅目光堅定,心態樂觀,用她瘦弱的肩膀為童童支起一片天空。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天使,在小梅眼里,童童就是最可愛的天使。
賣掉房子,留下50萬給孩子看病
“聽不聽話?”“聽……話。”“媽媽生不生氣?”“不……生。”雖然童童愛動,也經常惹事令小梅生氣,但從小梅的眼神中看得出她對童童的寵愛。童童口中說出的不太清晰的一字一句,還是令小梅感到很欣慰,也是小梅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小梅的老家在山西,她很早就來南京打工。童童快兩周歲時,她發現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特別愛動,不會說話。經檢查發現童童患有自閉癥,對于單親媽媽小梅來說,這是一個太大的打擊。
但是,孩子既然來到了這個世上,就不能拋棄她不管。小梅賣掉了原本在浦口區的房子,住到下關區白云新寓的房子,剩下的50萬元就是為童童治病的錢和母女倆的生活費。起初童童在一家特殊教育學校上學,每天上一些恢復性的課程,效果很好。但是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小梅實在負擔不起每月兩三千元的學費,只好轉到了現在的下關特殊學校。童童不能自己去學校,老師也不想讓童童單獨到學校,每天都要小梅陪她去。
現在母女倆的生活比較簡單,上午小梅陪童童去學校學習一些簡單的涂畫、兒歌等課程,下午兩個人在家里,童童心情好的時候可以自己玩,小梅便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童童心情不好的時候,小梅便要陪著她玩。小梅的生活完全就是圍著童童轉,甚至晚上也睡不好,童童從小睡眠不好,每天只能睡5-6個小時,自己睡醒就鬧,小梅便也沒有辦法睡,只能起來陪她一起玩。
她的手背上,滿是女兒的牙印
童童能吃能喝,身體很少生病,大小便也不是問題。最令小梅感到焦心的是,童童脾氣不好,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生氣的時候,童童喜歡咬東西,自己的小手手心里被咬出了老繭,還喜歡咬媽媽,小梅的手背上被咬出牙印。好幾次情緒不好的時候,躺在地上打滾誰也拉不起來。有時甚至有更偏激的一些行為。有次小梅帶童童一起坐公交車,童童情緒不好就拍打著公交車的玻璃大叫,小梅也拉不住她,全車人都看向她們母女倆,讓小梅感到很尷尬。
大多數時候童童還是很乖的。童童很多時候不能理解媽媽講的話,只會跟著講。但她只聽媽媽的話,別人講話她會覺得跟自己沒有關系。普通孩子幾天便能學會的東西,童童往往要半個月才能學會。在媽媽的手指和嘴型的提示下,童童為記者背了一首在學校學的兒歌:“一袋面粉,兩瓶果醬,三個雞蛋,四勺蜂蜜,五顆葡萄,做成一個大蛋糕,祝媽媽生日快樂。”
為了養活女兒,她練出繡花絕活
雖然賣掉浦口的房子還有點積蓄,但是小梅覺得不能再這樣坐吃山空了,可童童又不能沒有人帶。“只好看看我父母明年能不能有時間過來幫忙帶一下孩子,我才能找個工作去上班。”小梅說。桌上鋪著繡了一半的《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小梅練就了一手絕活,在童童安靜的片刻繡一下,繡作給樓下商店的老板代賣,小梅用這微薄的收入來補貼家用。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