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閉癥是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為人所重視的一種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癥狀主要表現為,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多數孩子不開口說話,生活自理能力差,學習有明顯障礙,接觸新鮮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較弱等等,嚴重的還會有自殘或暴力的傾向。
環境的控制:
家庭應提供孩子安定、和樂的環境,以減少孩子的不安和焦慮。家庭的溫馨、父母的溫情、兄弟姐妹間的親情對于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并非是對他們溺愛,而是首先要理解;學校要關心和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生活,建立自信,鼓勵他們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行為介入:
行為介入就是與孩子做同樣的動作。但此行為要有所選擇,并注意思考如何介入行為、介入后能產生多少效果、如何處理發展新的學習(包括語言、行為等)三要點。
循行漸進:
孩子的不當行為多是長期累積養成的,為消除其行為問題,應訂階段性的目標,慢慢減少不適當行為。如孩子每天尖叫20次,慢慢使他減為15次、10次5次而至行為消除。若是急于求成,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心理,誤以為自己即將受到傷害,而排斥治療。
替代行為范本行為:
在護理自閉癥兒童時家長不但要告訴他們禁止哪些行為,哪些行為應如何替代他們原有的行徑;而且要為孩子提供范本行為,指導兒童學習任何一項行為及能力,使他們對范本行為產生興趣,做好范本行為的決心。小兒自閉癥越來越困擾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經??措娨曇彩且环N潛在的造成小兒自閉癥的狀況,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