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全社會對自閉癥問題的認知在逐步提升,寬容度在逐步提高。而自閉癥問題也在逐步地觸及社會共同體最核心的要素。直面自閉癥,不僅僅是自閉癥家庭的責任,不僅僅是對弱勢人群的關懷,更是一個社會的共同責任。
毋庸諱言,時至今日,與自閉癥有關的悲劇時有發生,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和就學,已經成為很多當事家庭的巨大困擾。
2018年12月,廣州一個家庭因為孩子的自閉癥問題,被家長群排斥,被學校要求休學,導致母親攜帶孩子自殺身亡。同年,還有自閉癥家庭入住公租房遭遇業主的集體排斥等。
在這些事件中,自閉癥家庭最核心的困境也凸現了出來:自閉癥家庭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救助,或解決上學難問題,而是社會上的接受程度--自閉癥患者作為社會中的特殊一員,不應該被邊緣和排斥。
當前對自閉癥問題的關注中,如何在經濟上和教育上幫助自閉癥兒童,集中了最多的社會資源傾斜。
相對而言,如何理性接納自閉癥患者,幫助其家庭生活正?;?,這方面的問題解決進展還不盡如人意。
在那些排斥自閉癥患者的案例中,按理說,上得起同一個幼兒園的家長,和同樣入住公租房的住戶們,如果拋開自閉癥孩子的因素,這些家庭之間并沒有太多的差異。
但僅僅因為有些兒童有自閉癥,那些家長或鄰居就將其排除在正常的社會生活之外,還完全感受不到道德上的壓力,這不正常--那終歸是一種“惡”,雖然很庸常。
現實社會,利益沖突和博弈不可避免,但如果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成為絕對的失敗者,那這樣的社會就難以形成穩固的共同體。將心比心,如果僅僅因為家中有自閉癥患者,就被光明正大地排斥,那可以預見,受傷害的不會只有自閉癥患者及其家庭--在另外一種規則之下,同樣會有人因為有另一些不足和缺陷同樣遭排斥。
因此,面對自閉癥家庭遇到的困境,我們不能僅僅基于悲天憫人的情懷,看到一個特殊人群需要幫助、理解、關懷,更應該看到的是,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特殊人群的遭遇,都是基于我們目前社會規則所形成的局面。
如果這種局面以不斷復制的形式出現壞的結果,那么它意味著,社會無法公允地保證每一個人的發展。到頭來,誰都可能是這種“不公允”的受害者。
所以說,直面自閉癥,是社會的共同責任。這種責任,也是保證每個人公平發展,形成穩固社會共同體的保障。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