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璋被送進醫院時身上沒有任何證明文件,急診室醫師檢視他的傷口, 發現頭部嚴重裂傷需要縫合、有腦傷現象、顱內沒有出血、臀部有受撞擊痕跡、左腳骨折,再看他的手,刻苦勤奮工作的一雙手,吳醫師想: 「多么難得的一個孩子,年紀輕輕 的大約只有十五、六歲吧?做事做得手 上傷痕累累,這么乖巧的孩子一定要盡力診療他?!?發生車禍前,仁璋是個俊俏的男孩,出事后臉部腫脹兩倍大,幾乎是變了一 個人,因此十多天后,叔叔接到通報來 指認也沒能認出他來,直到一個多月后 的一天,仁璋的父母親自跑一趟基隆, 這才看出躺在床上的不正是自己的寶具獨子仁璋嗎? 其實仁璋并不是「刻苦、勤奮工作」的孩子,他粗糙的雙手是自己咬傷的;無聊時、被責罵時、焦慮時他都會咬手, 重復搓手指的動作也使他手上多處長繭。仁璋是個重度自閉癥患者,國小時 念的是啟智班,上國中后學校老師三番 五次向家長反應仁璋不守規矩常跑出教室,一溜煙便不見蹤影,動員上至校長 下至工友及全校沒課的老師,費了好大 勁才能把這個既高大又魁梧的孩子找回來。 「學校實在沒辦法保護這樣的孩子,是否能請父母帶回去『在家自行教育』?」老師用無奈、抱歉的口吻說著。 爸媽并不是不了解仁璋在學校中所學有限,但是看看其它的同齡孩子不也 都在學校里汲汲的吸取新知,放在家中 不等于宣判仁璋無可救藥了嗎?父母雖然內心掙扎著,可是想想老師的處境確 實為難,只有勉強答應了。 仁璋出生時有4250公克,媽媽二十八歲,是頭胎自然分娩,產程沒有任何 不順,仁璋的爸爸長子生了男孩當然高 興極了,滿月時席開三十二桌宴請所有 的至親好友共同慶賀,那真是陳家的一 樁大喜事。 一般的孩子「七坐八爬九長牙」仁 璋沒有什么不同,別的孩子一歲多牙牙 學語,仁璋則是常自顧自的玩自己的或 爬上爬下,沒有和父母之間的互動。說 他耳聾也不像,叫他:「小璋,來這邊?!雇€如泰山沒有反應,說:「小璋,吃飯啰!」卻跑得比誰都快。 養兒育女很有經驗的阿媽說她「打 從生目睭沒看過這款的囡仔」,信誓旦 旦的說小璋一定是被「煞」到,需要收 驚,于是爸媽帶著仁璋遠至新竹、嘉義、北港求神問卜,折騰了一年多在等待成長的日子里,媽媽生了妹妹如芬。 妹妹的好養和哥哥的難纏成了強烈的對比,妹妹的乖巧伶俐和哥哥的魯莽粗心有顯著的差異,妹妹吃飯總是盤內碗外干干凈凈,仁璋老是把飯粒弄了一桌一地,而且絕不吃蔬菜、水果,爸媽怕他便秘強迫他吃,軟硬兼施最后還是吐了出來。 五歲仁璋上幼兒園,上課第一天的 下午園長親自給仁璋的媽媽撥了一通電話,請媽媽到幼兒園一趟。園長很委婉 的告訴媽媽,她很懷疑仁璋是「自閉癥 」,幼兒園也曾經收過類似的孩子,園 長建議媽媽找醫師鑒定,可能對仁璋有 較大的幫忙。 媽媽帶回孩子,爸爸下班后聽清了 媽媽轉述園長的話彷佛晴天霹靂,夫妻 倆徨恐不安,「自閉癥」到底是什么?是否有治愈希望?心中充滿了疑惑。 經過醫師的診斷,仁璋的確是自閉兒,父母不曾放棄希望,「一枝草一點 露」既然說得出病名,一定有藥物可以 治愈吧?他們如此認為。 每天清晨母子倆風雨無阻的搭車北上,仁璋喜歡坐火車,高興起來「嗚、 咦、啊‥‥」發出聲音,但是連媽媽也 聽不懂他究竟在說什么,看到橋梁會拍 手歡呼,路過售票亭拿了東西就吃,媽 媽只好陪不是、付錢了事。上午在醫院 接受矯治,原本包著尿布的孩子漸漸可 以自己上廁所,可是喜歡看水流的漩渦 ,稍不注意一轉眼便跑到廁所沖馬桶。 季節的更替也是麻煩事,春末夏初 氣候轉暖,媽媽幫他穿上短褲立刻脫掉 又穿上那厚重的冬天衣褲;寒冷的十二 月天,明明已是噴嚏連連、鼻涕直流, 只要媽媽不注意,脫得只剩下短袖上衣 和短褲;帶他上菜市場一定要走同一條 路線,拗了許久才糾正過來。 媽媽實在很為難,為了仁璋,妹妹 幾乎是阿媽帶大的,家事也是阿媽分攤 了大部份,老人家每天都在嘮叨:「這個將來能靠他嗎?再生一個吧!」 媽媽實在連爭辯的力氣都沒了,光 是一個仁璋的食衣住行,樣樣都得教、 樣樣得學,無論身體或心理都累極了。 噩夢般的歲月經過了十年,長期的 訓練、治療,仁璋依舊沒有語言,簡單的指示「來」、「坐下」、「站起來」可以聽懂,大小便、穿衣服沒有問題,上了八年課只學會寫「一」,筆劃還是歪七扭八的。仁璋還有個奇怪的習慣,走在路上會突然跑到馬路中間跳二下再跑回來,姑 且不論這些,仁璋真是像極了森林里快 樂的小猴子,在父母的庇蔭下無憂的成長,食量是家中其它成員的總合。 秋初時仁璋學會開門的第二天清晨,早起的媽媽發現仁璋不在床上,大 門洞開,和爸爸在附近仁璋可能去的地方找遍了一無所獲,立即動員了所有親人 協尋,登報。在電視上插播、報警‥‥ 過了最長的無法安眠的一個多月。 爸媽找到離家當天即車禍重傷的仁璋時,真可用「面目全非」來形容,腦 傷導致癲癇加上原先就有過動傾向,手 腳動個不停,護理人員只好把他的手腳 綁在床沿,可以稱得上是「帥哥」的仁璋眼睛變成斜視,臉部還不時會抽搐。家 人不敢移動他只有讓媽媽留在基隆照料他,媽媽累極了想請特別看護,一天二 千二百元找了許多天沒有人愿意自告奮勇。 等仁璋傷勢好轉回家時,自己已可 以下床小便,走路變得不穩的仁璋走動 都需要人攙扶,不知是否腦傷后遺癥, 剛上完廁所才回到房間又要再上,過了午夜十二點還不肯睡覺,踮著腳尖讓爸媽 扶著在床和廁所間走個不停。 仁璋的手更是不聽使喚,左手完全 沒有力氣,右手也不能正確進食,爸媽 的擔子愈來愈重了。樂觀的爸爸從前對 仁璋小小的心愿:『只要他乖乖的在家陪著媽媽洗衣服、做做家事就行了?!?如今看著這個帶給他一生改變的孩子不禁涕淚縱橫的自言自語:「日子究 竟要怎么過下去呀?」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