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幾年記者,接觸到求助的事特別多。很多人來到報社時,他們已經奔波了很多次,“實在解決不了才來到報社”。這些求助五花八門,有家庭貧困,有被冤屈的,生病的,上學……最感動我的是今年接觸到的一群孤獨癥孩子家長,他們求助的目的十分簡單,不要錢不要物,希望報社呼吁一下,社會理解孤獨癥患者,讓更多的孤獨癥家長團結一起,共同抗擊病魔。
那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合肥有一群孤獨癥孩子家長辦了一個幼兒園,同大多數人一樣,此前我對孤獨癥一無所知?!拔覀兓旧现x絕了朋友的聚會,也不敢帶孩子上街,因為行為有些怪異的孩子一般會成為人們談論的中心,我真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边@群家長頗有敝帚自珍的感覺。隨著采訪的深入,我發現,為了孩子,這群家長花了大量的心血,有的甚至是不惜傾家蕩產帶著孩子全國求醫,求醫路上一路挫折,幾個家長不等不靠,自發地辦起了這個幼兒園,為了孩子他們是全身心地付出。讓我難以忘記的是,這些家長為了孩子,他們基本上沒有再要一個孩子。他們解釋的理由是,夫妻兩人可以一起照顧著孩子,如果要了孩子,這個患病的孩子就自然地被放棄掉,這樣對這個病孩子是不公平的。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這些孩子的家長并沒有因為孩子得了孤獨癥而怨天尤人,他們的心情十分的陽光,孩子每一點好的變化,都讓他們欣喜若狂。我知道,因為心中有愛,他們才能如此的堅強。
如果自己不能被感染,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能打動別人。后來我飽含深深敬佩之情寫下了這篇報道,文章發表,我們接到無數個電話,很多讀者為之而感動,這群家長也廣為人知,他們辦的孤獨癥幼兒園也因此名聲大振,從此走出低谷。
自己被感動,然后再感動他人,這是當記者的樂趣所在。
□本報記者楊耀東
![]() |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