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報道:已經知道一個人的社交環境能夠影響他的健康。與社會隔離的人往往死亡率較高。在最新一期的《Genome Biology》雜志上發表的首項此類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從慢性、嚴重孤獨者的免疫細胞中發現了一種不同的基因表達模式。
這些發現揭示出社會孤立感與驅動炎癥的基因活性改變有關。這項研究為了解社交因素為何與心臟病、病毒感染和癌癥風險的增加有關。
此前已經知道孤獨的人的死亡率要比一般人高?,F在,研究人員試圖確定出這種風險是由于社會資源(如身體或經濟援助)的減少,還是因為社會孤立對人體功能產生生物學影響。
新的研究證明,社會隔離的生物學影響已經深入到一些我們最基本的基因相互作用過程。研究人員發現,免疫細胞基因表達的改變尤其與社會距離的主觀經驗有關。這種差異獨立于其他已知的風險因子,如健康狀況、年齡、體重和用藥情況。這些改變甚至還獨立于一個人社會網絡的客觀大小。
Cole和他的同事使用DNA芯片來分析14個人的白細胞中所有已知人類基因的活性。根據孤獨程度,參與者被分成兩組。研究人員發現兩組人之間有209個基因轉錄本的表達存在明顯差異,并且其中78個被過度表達,而131個則表達受抑制。
在孤獨者中過度表達的基因包括許多與免疫系統激活和炎癥有關的基因。但有趣的是,幾種其他關鍵基因類別則表達不足,包括抗病毒應答和抗體產生的相關基因。這些發現為研究人員最終能抑制社會隔離負面影響提供了分子靶標。(生物通雪花)
相關研究:“雨人”老鼠——自閉癥模型
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攜帶一種與自閉癥有關的突變人類基因的小鼠表現出了差的社交能力和與電影“雨人”類似的智力超常。
這項研究還揭示出了這種突變如何影響神經功能,并且為基因把研究自閉癥提供了一種動物模型。這項研究的結果將發表在本周的《科學》雜志上。
自閉癥包括了從嚴重智障到社交能力的輕微受損的一系列狀況和癥狀??偟膩碚f,自閉癥患者都有社交、交流問題,如保持眼睛的接觸或讀懂肢體語言。他們還可能表現出異常的固執。據統計,在美國大約有150萬人患有自閉癥,男孩發病率高于女孩。
一些自閉癥病例與遺傳有關,并且與影響將神經聯系起來的neuroligins分子的遺傳突變有關。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一種neuroligin-3分子的突變人類形式引入到小鼠中。然后,他們通過將小鼠接觸陌生的小鼠來檢測這些動物的社交能力。這種遺傳加工小鼠與正常小鼠相比,其與陌生小鼠呆在一起的時間明顯較短,并且更愿意呆在無生命的物體旁。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水迷宮實驗等來檢測小鼠的表現變化。另外,他們還分析了小鼠大腦中的電活動模式。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將注意力放在抑制行動(inhibitory action)上可能是治療自閉癥行為的一個途徑。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