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兒家長自辦康復機構
盡管非盈利但家長擔心私聘幼師是否有違國家政策和規定
盡管非盈利但家長擔心私聘幼師是否有違國家政策和規定

白桂芳在"學校"和一名自閉兒在玩耍。
每天下午兩點半,白桂芳都要準時來到位于南下某小區的一間 "學校",與其他4 名老師一起為5個自閉癥兒童上課和訓練,教孩子們發音、說話、唱歌等。
白桂芳在"學校"有雙重身份--媽媽和老師。因為這不是一間普通的學校,而是一群自閉兒媽媽自發辦起的康復機構,白桂芳就是其中一個。
白桂芳在"學校"有雙重身份--媽媽和老師。因為這不是一間普通的學校,而是一群自閉兒媽媽自發辦起的康復機構,白桂芳就是其中一個。
辭職在家專門培訓自閉兒子
見到陌生的記者,本來蹦蹦跳跳的小浩好像生氣了,總是纏在媽媽身邊用不是很清晰的語言重復地說要糖吃?!斑@是自閉癥兒童的一個特點,見了生人就愛發脾氣,十分排斥陌生人?!卑坠鸱冀榻B,他兒子屬于早產,出生三個月了還不會笑,到了一歲時別人叫他也沒反應,兩歲的時候被正式診斷為自閉癥,也就是所謂的兒童孤獨癥。
還好曾經有過家教經驗的白桂芳很早就意識到了自己孩子的不同,在小浩三個月時開始進行早期干預,孩子兩歲時,單親媽媽白桂芳毅然辭掉了在某大型貿易公司任主管的體面工作,專職在家陪伴小浩。每天除了進行身體協調性訓練外,白桂芳重復地教孩子認識、感知外界,但是,小浩依然像一顆遙遠的星星,只按照自己的運行軌跡運動,到一歲時,小浩仍然不會表達再見的意思。
單親母親赴青島學習專業知識
今年,小浩開始在東區一家幼兒園上學,但他仍然不會主動與老師和小朋友交流,更不會把在幼兒園發生的趣事回家告訴媽媽,盡管白桂芳付出了很多,幼兒園老師也很關心照顧小浩。
白桂芳一度陷入迷茫中。
今年初,聽說青島開設了關于自閉癥知識的專業培訓班,白桂芳帶著小浩第一時間報名,交了每月近3000 元的學費后,就在培訓班附近租下了一間房,每天按時聽課學習,一學就是4個月。
“青島之行收獲真的很大,我學到了系統的自閉癥兒童培訓知識,也帶回了很多關于自閉癥兒童的資料?!卑坠鸱几嬖V記者,自己現在培訓起小浩更加專業和有信心了。雖然每天教小浩發“a”兩小時,而且持續一個月他才懂,雖然花了半年時間才教會小浩分清“白天”和“黑夜”,但這在自閉癥兒童康復學習中已經算很成功了。
“我現在正在努力教會小浩分清‘上午’和‘下午’,盡管非物質性的概念很難教,但我充滿自信?!卑坠鸱颊f,為了學習更多的自閉癥知識,她差不多成為“專家”了,因為近年來在周邊城市所舉辦的各類有關自閉癥講座,她幾乎都到現場聽過,甚至還專門跑去北京、廈門聽課學習。
“只有自己了解、掌握相關知識,我才能對小浩進行科學有效干預,我相信他以后會最大可能地接近正常人,這是我的唯一心愿?!?br /> 記者觀察,小浩外表俊俏可愛,經過幾年的早期干預現在基本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發音不算清晰但能夠背出“我有一個可愛的家,家里有爸爸有媽媽……”等課文。
自閉兒家長自發辦起康復機構
在白桂芳身上,一些自閉兒媽媽似乎看到了新的希冀。
今年7月份,幾個自閉兒媽媽和白桂芳商量,最后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5個自閉孩子集中起來一起培訓,再招聘幾名幼師,由白桂芳負責傳授自閉癥相關知識,幼師的工資以及“學?!彼虚_支由家長們一起支付。初步協議達成后,一位熱心的自閉癥家長還騰出了一套房屋,作為孩子們上課的“課室”。
走進 “學?!?,記者發現有“個輔室”、“電腦室”、“音樂室”、“感統室”等,還有一些提供給孩子們訓練和玩耍的滑梯、玩具?!拔覀兠恐芤恢廖宓南挛缍家险n,因為孩子們早上在特殊學校上課。根據老師分工和時間安排,為教孩子們發音開設了‘個輔課’,為培訓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開設了‘精細課’,為促進孩子們大腦發育而開設了‘感統課’?!卑坠鸱枷蛴浾呓榻B道,目前“學生”中年齡最小的2歲,最大的10歲,她根據年齡的差異性,還專門自制了很多圖片、相片、實物等教學課件。
每天下午兩點半,這所特殊“學?!倍紩懫鹕险n的鈴聲。下課后,家長們也會前來接回自己的孩子。雖然“學?!币呀浾竭\作幾個月了,但說到底,白桂芳們畢竟不是真正的持證老師,孩子們也不是在專業的學校機構進行康復培訓。
“我們很無奈,因為自閉癥孩子最好的康復老師就是父母,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民間組織培訓模式,讓更多的自閉癥兒童接受康復培訓;我們很擔心,盡管是非盈利性質,但私自招聘幼師為自閉癥孩子進行康復培訓,是否有違國家相關政策和規定?”白桂芳無助地說。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