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需要專任自閉癥特殊教育教師約250人,但據市教育局不完全統計,中心市區實際從業人員只有29人,其中特教幼教專業者僅有4人——
患有自閉癥的兒童是不幸的,但得到市長親自批示、教育部門專題調研,媒體高度關注,泉州的自閉癥兒童無疑又是幸福的。許多家長致電本報稱,他們感謝政府相關部門及本社對自閉癥兒童的關愛,更感謝為這些不幸的孩子默默付出愛心的老師們。也有讀者表示,他們期望了解這群特殊老師的特殊生活。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走近了這些老師的生活?!跤浾咛K智峰文/圖
調查:從業人員少且學歷不高專業不強
《2001年全國0-6歲精神殘疾兒童抽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自閉癥兒童的患病率為兒童人口的0.2%-0.6%,男女比例為7∶1,結合國內每萬人口中在園幼兒數為239.69人(注:該數據來自泉州市初幼教網),按泉州目前統計人口762萬人計算,泉州現有自閉癥患者1.5萬-4.5萬人,其中現在學齡前兒童自閉癥患者365-1094人,而且發病率呈大幅上升趨勢。
如果根據國內自閉癥康復訓練機構普遍的師生比1∶4來計算,那么目前泉州市需要專任特殊教育教師約250人。雖然數目并不大,但根據去年泉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與泉州市特殊教育研究會對市區僅有的三所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的調查,三所機構總共的從業人員人數為29人,其中專任教師24人,特教專業3人,幼教專業1人。
“自閉癥兒童的恢復性訓練主要是采用一對一授課,由于師資力量不夠,我們都不敢多收學生?!碧栍陜和l展中心的負責人林老師告訴記者,這學期開學以來,就有許多家長前來咨詢,但由于師資限制,中心只能將30多位患兒拒絕于門外?!拔覀円蚕攵嘟邮斩鄮椭恍W生,但是師資力量不足,為了保證康復訓練效果,只能拒絕那些患兒了?!?
分析:工作辛苦待遇不高導致師資缺乏
采訪中,某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中心開辦以來,她手下的教師流失嚴重,尤其是特教專業畢業的教師?!斑€是收入太低的原因,好多轉行的特教老師收入比現在高了幾倍,自然留不住?!痹撠撠熑艘脖硎緹o奈,一方面,中心的資金來源完全是靠“以生養師”,另一方面,由于中心還沒有到有關部門注冊,所有的老師也就不能享受到醫保、社保等福利?!艾F在學校里的老師每個月的工資只有一千來塊,他們留下,完全是出于對孩子們的愛心?!?
一家康復訓練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應聘者看了招聘廣告之后前來應聘,但真正了解并熱愛特殊教育的人并不多。一些人搞清楚什么是特殊教育后,掉頭就走。這位負責人介紹,特殊教育教師,面對的是那些特殊的兒童,教育的難度肯定要大一些。許多師范專業畢業生不愿來當特教,因此我市特教學校出現了師資嚴重缺乏、學歷水平偏低、專業不強等狀況。實際上,對特教老師的要求,比一般師資要求更高一些,不僅要會上專業課,還要有心理咨詢、理療康復、行為矯治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采訪中,不少從事特教的老師私下告訴記者,從事特殊教育相當辛苦,待遇也不高,而特殊教育這項職業現在并沒有真正為社會所尊重和認同,相當一部分特教學校教師缺乏自尊感。一些高學歷的年輕教師不穩定。特殊教育教師每天面對各種大多伴有情感、行為和運動方面障礙的殘疾學生,工作環境又相對封閉,在這樣一種師生互動的環境中,學生給教師的心理刺激很多是負面的,教師工作上常常不會產生普通學校教師那種成就感、愉快感。特別是有些年輕教師由于在特殊學校工作而在婚嫁方面遇到許多挫折和打擊,最后不得不辭職或調離。
故事:愛心是選擇這個行業的唯一理由
的確,與普通學校的教師相比,特教教師責任更大,要求更高。作為特教教師,他們享受不到學子成棟梁、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他們最大的教育成果,就是聽到一個不愛說話的自閉癥孩子開口叫聲“老師”。但是他們卻執著地付出堪比母愛的崇高師愛,靠的是什么?聽了她們的故事,也許您就知道答案了。
累,但我覺得快樂
4年前,當看到太陽雨兒童發展中心在網上發布招聘啟事時,出于好奇與沖動,剛走出校門的黃彩緞放棄了原來學的文秘專業,走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皠傞_始從事這個行業,我對于自閉癥一無所知,看到這些小孩覺得他們怪怪的,心里有一些害怕,但后來真正接觸到患自閉癥的小孩,看到他們的生活,看到家長的無奈。家庭如果有一個患自閉癥的小孩,就會像受到最強的自然災害一樣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家庭破碎了,有的家庭則在破碎邊緣。于是我想,這些小朋友該怎么辦?怎樣才能幫助這些可憐的小孩?怎樣才能幫助這些家庭呢?”
“許多人問我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特殊的行業,包括我的親人都不理解。我的回答是,這里有許多需要我幫助的孩子,能為這些不幸的孩子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快樂?!币苍S,這是最好的解釋了。
特教老師帶給孩子快樂的同時,自身也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黃老師坦承,每天面對著孩子的不正常表情,自身多少會受到影響,而且要身兼多職,勞動強度大,每天不但要給孩子上文化課,還要有感統訓練(感覺統合訓練),認知、理解、手眼協調訓練等,給孩子上完課回到家,躺下就不想再起來,太累了。
“這樣的孩子自我傷害的可能性比正常孩子大,每時每刻都要留意,生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而且還要在家長的監督下進行訓練,每天的神經都緊繃著,太累了?!碧栍甑脑S麗陽老師說,“帶這樣的孩子雖然沒有升學的壓力,可是那種操心著急卻是普通教師不能體會的,自閉癥孩子生活在特殊的世界里,學會一個字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以前,我是個急性子,現在,被孩子們磨成了慢性子,脾氣也變好了?!?
獨生女做起了老師兼保姆
楊虹在家是獨生女,4年前,她從中專畢業后,沒有選擇她所學的熱門專業——陶瓷設計專業,而選擇到太陽雨來當老師?!斑@些孩子雖然生活在自閉的世界中,雖然他們的表達方式常常與他人有所不同,但都是最真誠的,他們的一切喜怒哀樂都毫不保留地呈現在你面前。而陶瓷卻是冷冰冰的,沒有感情?!本瓦@樣,楊虹放棄了泥人而選擇了生命。
4年前,當楊虹選擇當老師時,剛入學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哭叫喊鬧,甚至有的學生往她這個新老師的身上吐唾沫。更讓她難堪的是,第一次上課時,地板上出現了一攤液體——一個5歲的男孩竟然尿褲子了。怎么辦?沒有經驗的楊虹很猶豫,無奈之下,楊虹還是紅著臉給這個孩子換下褲子。
晚上回到家,楊虹哭了:難道這一輩子就伺候這些孩子?與楊虹一樣充滿愛心的父母耐心地開導楊虹:能夠幫助那些孩子,就說明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第二天,楊虹又出現在太陽雨的教室里,這一呆,4年多就過去了。
“說句心里話,工作又累壓力又大,特別是在別人不理解你時,也會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每次想起孩子們對我真誠微笑,想起他們與我一起玩耍的開心的情景,我就舍不得走了。這是一群不幸的孩子,如果我的付出能夠讓他們快樂一點,健康一點,那么,我就咬咬牙繼續努力吧?!?
她們是一群富有愛心的人,她們用愛心為這些孩子涂抹天空的色彩,讓孩子的天空重新變得絢麗多彩。
反響:各方積極為自閉癥兒童出謀劃策
連日來,記者接到數百個市民的來電來信,有患者家長來講述他們的不幸,有社會上的熱心人對他們的不幸表示同情,有普通老百姓對如何幫助這群特殊的兒童出謀獻策,有政府官員談如何推動自閉癥教育事業的發展。
“有你們的關注一定能推動泉州的自閉癥教育”
“感謝你們報紙為我們這些自閉癥家庭的呼吁?!比菔刑栍陜和l展中心負責人林麗萍老師打電話告訴記者,《泉州自閉癥兒童:孤獨的天空現亮色》見報當日,她就接到了許多家長的電話稱,他們是一邊看文章一邊掉眼淚,她自己也是一位自閉癥孩子的母親,深深理解自閉癥兒童給家長們帶來的種種痛楚,文章表達出了許多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共同心聲。
林老師還告訴記者,該文已在各大特教網紛紛轉載,她也不斷接到患者家長的咨詢與求助電話,希望她的中心能夠幫助他們的孩子,“但由于目前中心規模與師資力量有限,我們只好讓30多名孩子在排隊等待?!绷掷蠋煴硎?,“有你們媒體的關注一定能推動泉州的自閉癥教育事業的發展?!?
“希望報道能引起有關部門的實質性幫助”
“泉州能有這么幾位熱心的社會人士來辦這樣的康復機構,對所有患孤獨癥兒童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辈簧倩颊叩募议L打電話給記者,希望通過本報來感謝那些致力于幫助這群不幸孩子的熱心人。
“不過憑借幾位熱心人的努力也是杯水車薪?!辈簧倩颊叩募议L表示,自閉癥兒童康復治療費用很高,一般一個月的費用在3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要花上七八千元一個月。不少地方已經出臺辦法,由財政每個月投入一定資金,直接提供給這些患者作為康復訓練之用。他們也希望該篇報道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仿效其他城市,給這些不幸的家庭實質性的幫助?!斑@樣,將能緩解我們這類家庭的經濟、心理壓力,讓我們孩子的未來能有一絲亮色?!?
泉州自閉癥特教急需“造血”
“泉州自閉癥特教急需‘造血’?!辈簧偈忻駚黼姾粲?,泉州應加大高等師范特殊教育的培養力度,比如在部分高校增設高師特教專業,從事特教工作的非特教專業老師通過到專業的學校學習專業知識成為特教老師等。
此外,還有市民建議高校特教專業的新生從進校開始,就應到特教學校做義工。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實際教學中應對“問題”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他們作為特教老師的責任感。
應建立公辦訓練機構
泉州目前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絕大部分是由民間自行創建的。因此,不少市民來電呼吁,政府對民間辦學應該積極引導,通過各種渠道支持幫助這些民辦康復機構,比如,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給予最大的支持;政府應該把民辦康復訓練機構的教師納入師資培訓計劃之中,與公立特教學校的教師一同培訓、管理。
許多家長認為,自閉癥兒童的康復應當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來辦,有關訓練機構在活動內容上涉及教育、殘聯、民政等多個部門,應當由這些部門,出臺相關規范,行之有效地管起來。他們建議,政府投資建立示范性的公辦的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訓練機構,并調動社會各方力量興辦康復訓練機構,各類訓練機構宜納入民政部門管理的社區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以社區為中心的自閉癥兒童康復模式。社區康復具有就近就地、經濟適用、簡便易行等特點,能緩解訓練機構嚴重不足的矛盾,挽救更多的孤獨癥兒童,使更多的家庭解脫或減輕痛苦,給社會減少負擔,實在是一項社會效應巨大的民心工程。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