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見到他們親密地牽手、甜美的微笑,都會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
某日,我正在上品德課,小X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傷心地大哭起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小L已經起身向教室門口跑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正要喊他回來坐好,卻見小L從門旁的木柜上抽出兩張紙巾,徑直走到小X跟前,輕輕地為小X擦著眼淚……
有一日午休后,小Y看著課程提示卡大叫:“下節是常識課,郁老師來上?!笨粗桥d奮的表情,我感到無比欣慰——學生終于能自主看課程卡,并知道是哪位老師來上課了。
還有一次體能游戲課上,同學們正在玩“跳圈圈投沙包”的游戲,小Q不慎滑了一跤,小X見狀馬上跑過去把他扶了起來,并幫小Q拍掉了沾在衣服上的沙土。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小S還在游樂場里興致盎然地蕩著秋千?!靶快下來,上課了!” 小X一邊說著,一邊跑過去拉著小S的手一起向教室走去。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而每次見到他們親密的牽手、甜美的微笑,都會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眼眶里也時常有欣慰的淚花在閃爍。
或許,這幾件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在普通人看來算不了什么,也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也或許,他們的某些情緒行為還有諸多不符合常規的地方。然而,只要稍微對孤獨癥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深深體驗到和孤獨癥兒童相處的那份艱辛與沉重……
回想這些孩子剛入學的時候,還是一個個彼此孤立、互無溝通的個體。他們不會回應別人的問候,甚至還會推開你關愛的手,大叫大嚷著躲到某個角落里去。無形中,就好像有堵玻璃墻將彼此分隔,而我們只能透過這堵墻看著他們,卻不知怎樣做才能實現同這些孩子的雙向交流,并最終為他們所接受;更不知怎樣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經過長期的社交溝通、感覺統合等綜合訓練,結合社交禮儀、學習生活常規等方面的情景教育教學,這些孩子終于從自己封閉的狹小世界中走了出來,終于可以正確感知外在的世界,甚至還能主動去安慰、幫助自己的小伙伴了。
希望所有孤獨癥兒童的父母都能看到這些溫馨的場景,以撫慰他們那顆焦慮無奈、痛苦無助的心靈,更希望他們能從這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看到孤獨癥康復教育訓練的成果,從而能夠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我們老師一道,共同感受孩子們的點滴進步,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2010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我想雙手合十許個愿:愿普天下所有像我校學生一樣身患孤獨癥的孩子,都能穩步地康復、快樂地成長,并能盡快融入主流社會,長大后可以憑一技之長成為自食其力的有用之才。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