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狗醫生”出席香港某活動。 中新社發 譚達明 攝
在廣東肇慶給人治病的醫生中,有一只名叫“毛驢”的史納瑞犬。它個頭不算大,但本事不小,8個月前考到的狗醫生牌照,主要是陪伴孤獨的老人、特殊兒童以及特殊人群,幫助他們舒緩情緒,以提高治療效果。
今年5歲半的小姚,家住肇慶城區某小區。小姚的父母說,他在幼兒園中不太愿與其他小朋友交流,也不喜歡做游戲,被人醫生診斷為輕微自閉癥。小姚的舅舅在廣州工作,聽說“狗醫生”對自閉癥的兒童很有幫助,經過篩選,“毛驢”中標,以每天1000元人民幣的價格請它出診,幫助小外甥恢復兒童活潑的天性。
“毛驢”的主人于先生說,“毛驢”一歲半了, 現在出診每個月都能幫主人賺3000-5000元人民幣,它在狗群中是有身分、有地位的大富翁。
“狗醫生”是一個動物治療項目。亞洲動物基金創始人謝羅便臣女士率先倡導了通過服務于人類的方法來推動動物福利,從一只小狗開始,率先在亞洲推廣了動物療法的概念。1991年,狗醫生麥克斯金毛獵犬獲準在肯特伯爵夫人兒童醫院進行一小時的探訪,標志著公眾對狗的態度積極轉變,隨著麥克斯給人帶來心靈的愈合,“狗醫生”計劃獲得了成功。
在肇慶,“毛驢”陪著小姚一起聽音樂,并不時側著腦袋用舌頭溫柔地添一下“病人”的手背。小姚笑了,小姚的父母和家人也笑了??茖W家研究發現,人多與小動物接觸能改變心情,減輕精神和心理上存在的缺陷。資料顯示,狗醫生在亞洲超過六個國家和地區向有需要的人們傳播著溫暖和愛。而在廣州,直到2006年3月也出現首批經過考核有資格證書的“狗醫生”。
肇慶一家寵物診所的老板說,他是第一次知道“狗醫生”,至于“狗醫生”能賺錢養活主人更是奇聞。(完)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