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老師(右一)在青島的特教學校四流南路第二小學看孩子做珠繡。
半島都市報3月30日訊(記者 韋麗麗 ) 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關愛日”,3月30日記者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從門診上看,“孤獨”孩子越來越多,跟十年前相比增加30余倍,如果早期不對這些孩子進行干預,就會達到中度殘疾的狀態,連自食其力都很困難。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老大的幸福》中“樂樂”就是一個患孤獨癥的孩子。市兒童醫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向記者介紹說,“樂樂”跟真正的孤獨癥孩子還有一定的差距,或者說是比較輕微的??锕鸱几嬖V記者,孤獨癥孩子在語言上沒法溝通,不知道危險,還會經??摁[,在治療上也很困難。
記者在醫院單獨訓練室看到,醫生在教一名男孩辨認積木,但是他根本不聽,總是爬到桌子上抓海苔吃,不讓他拿就放聲大哭,而且還邊哭邊脫褲子。他的媽媽一臉愁容地說,孩子在家時總是自己跑著玩,一旦限制他就不停地哭鬧??锕鸱冀榻B說,目前全國都沒有關于孤獨癥的參考數據,但從門診的接診量來看,病號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30倍還多?!肮陋毎Y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笨锕鸱冀榻B說,全世界的科學家和醫生做了大量研究,但到目前為止仍然不能闡明兒童孤獨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匡桂芳介紹說,從門診接診的情況看,很多孩子1歲多就確診了,但是家長卻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孩子長大了可能會好,所以并不著急治療,這樣往往會錯過最佳時機。其實,早期系統的干預效果是很好的,如果功能水平好的話,慢慢可以接近正常,但如果早期不進行干預的話,有的會達到中度殘疾的狀態,連自食其力都很困難。
對此,匡桂芳提醒家長說,患孤獨癥的孩子會出現語言障礙,同時,孤獨癥的孩子不合群,表現出極度的孤獨,對父母沒有依戀,叫他名字的時候也沒有反應。另外,這種孩子會有刻板的行為,像迷戀東西、轉圈、重復蹦跳,還可能有搖動、敲擊、撞擊、前后搖擺身體或頭部等動作,有的甚至會自傷 、自殘。記者 孟達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