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海洋天堂》,我承認,我流淚了!
電影的故事主線其實很簡單,講述一個將要辭世的父親為了有孤獨癥的兒子能在自己去世后能夠好好活下去所做的一切!而且這個故事里面沒有一個反角,里面每一個人都是好人!整部電影都沉浸在一片溫情中。
有人說,這部電影拍得太薄了,這部電影拍得太天真了,或者說刻薄點,就是智商不高的一部電影。比如說,電影里的人物,父親、鄰居、小丑演員桂綸美、海洋館經理、殘障學校老師、精神病院醫生,每個人都是好人,并且,好得基本是蒼白、類同?,F實世界的復雜性與人性的復雜性,在這部電影里完全被忽略了。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我想,這是心懷感恩之心的藝術體現吧!
孤獨癥病人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常人無法進入的!他們永遠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據說片中孤獨癥兒子的扮演者文章為了演好這樣一部電影還長時間和孤獨癥病人待在一起,去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不過我相信他也只能略知一二吧。而在表演中,我也相信文章將他感受到的盡可能地都表現了出來,雖然看起來更像出演的一個智障人士,但是表演還是很精彩!還是一名很典型的“孤獨癥青年”。
“大福就是一條魚,肯定是投錯了胎變成了人,才得了孤獨癥!”看著大福在水中無憂無慮的游泳,眼神如大海般清澈!我相信,他們的世界一定和海洋一樣純凈蔚藍!他們的世界里一定不存在社會上那些灰暗的東西,也許在正常人看來他們很可憐,但是也許在他們自己的內心深處不會這樣認為吧!
隨著影片最后,大福從背后抱住那個也許被他認定為父親的大海龜,我再次淚流滿面!
想起了臺灣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林美淑(自閉癥孩子的家長)到美國俄亥俄州的庇護農場參觀后的一段感慨——“如果我的小孩能夠有一大片綠地、一個舒適的家,像美國的身障兒童每個月有六千美元補助款,那我可以含笑九泉了!”。是的,許多智力、精神、重度殘疾人士可能終生不愈,家庭最擔心的是“我們不在了,他們怎么辦?”再次堅定了我踐行“終身教育學校暨生態農場項目”的信念,在那里,我們會為孤獨癥乃至廣大智力、精神及重度殘疾人士構建一個全新的環境,在那里殘疾人士存在的價值超過他本身全部能力的總和,但是他們在那里是能夠享有完整的、有意義、有尊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