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曙區舉行了“隨班就讀”推進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該區自2008年在3所普通中小學設立“支持性教育資源教室”以來,至今隨班就讀試點學校已增至13所。隨班就讀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是隨班就讀的開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難。
有專屬課程表,接受特殊輔導
情緒障礙、閱讀障礙、學習困難、患自閉癥,根據海曙區調查,隨班就讀卻面臨學習障礙的學生占在校中小學生的3%,如果不幫他們,這些孩子可能會在自卑心理的影響下,一直落后于班級同學。在普通學?;蛱厥饨逃龑W校里,建立集特殊教育課程、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康復器材于一體的“支持性教育資源教室”,就是為了幫助這些特殊的孩子。
在海曙區的13所試點學校里,每個資源教室都分為活動室和談心室。房間布置溫馨,活動室打扮有點像“幼兒園”。教室內還有各種各樣的玩具,但這里的玩具并非簡單玩具,而是特殊教育課程、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和康復器材。
目前,海曙區有50幾個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指導下,在中午或放學后,進行專門的個性輔導。每位學生,在資源性教室里,都有自己專屬的“課程表”。
自閉學生捧回全國大獎
小強原患有自閉癥,厭學情緒嚴重,甚至一靠近校門就會嘔吐、抽搐,而且拒絕與人交往。2009年,小強升入首批隨班就讀試點學校之一的李興貴中學,了解到小強的特殊情況后,學校決定對他實施個別化教育。
由于小強對計算機知識特別感興趣,且極具天賦,班上胡老師就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通過每周的程序設計輔導課吸引他到學校上學,并特別安排同班同學與他一起學習程序設計,慢慢培養他對學校、班級的認同感。慢慢地,小強開始適應了學校生活,對學習也有了興趣,更讓家長開心的是,小強居然愿意和同學交朋友了。
胡老師開始帶著小強參加一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在一次次激烈的競爭中,小強一次次捧回大獎。去年,小強在第十五屆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獲得浙江賽區二等獎,在今年的第十六屆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他又以全省第十一名的成績獲得浙江賽區一等獎。一次次獲獎激發了小強的信心,也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很快,他的文化課成績名列年級段前茅。
據了解,像小強一樣,這50多名特殊學生變化很大。在昨日的推進會上,有家長由衷地說,學校的“支持性教育資源教室”挽救了他們的孩子,挽救了他們的家庭。
隨班就讀面臨兩大挑戰
“支持性教育資源教室”進駐普通中小學,給一些特殊孩子帶來了可喜的變化,讓家長們看到了希望,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隨班就讀正面臨兩大挑戰。
挑戰之一即家長的不配合。“家長的配合比什么都重要,一旦家長反對,這個活動就無法順利進行。”高塘小學毛老師說。
小鵬是個令人頭痛的孩子,咬粉筆、吃草、上課時突然站起來活動,更讓同班同學受不了的是,他還咬人,有一次居然還拿剪刀剪傷了同學的嘴唇。班主任毛老師找到照顧小鵬的爺爺奶奶,希望讓孩子參加學校的“支持性教育資源教室”,以得到特殊的關注,可爺爺奶奶堅決不同意孫子被區別對待。毛老師遺憾地說,像小鵬爺爺奶奶這樣的家長不少,他們對“支持性教育資源教室”有偏見。
挑戰之二是試點學校缺乏專職教師。李興貴中學校長林永建就提出,資源中心老師在本身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下,對特殊需求學生再進行個別化特殊教育,力不從心;沒有專職老師,只靠現有教師兼職,但普通中小學的老師畢竟不是專業出身,缺乏專業技能,不能發揮教學輔導作用。對于這些困難,高塘小學毛老師感同身受,她告訴記者,雖然試點工作開始前,他們向達敏學校老師取過經,交流過經驗,但短暫的交流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在遇到“特殊”孩子時,雖然感覺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但很難從專業的角度加以剖析,更別說采取專業的措施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