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日,今年的主題是“職業:自閉癥優勢”, 自閉癥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失調影響到大腦功能而引致的終身發展障礙,癥狀在三歲前出現,患者多為兒童,其特征為社交能力缺失,言語和非言語溝通困難,行為、興趣和活動有限和重復。
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這種病癥,只是認為這樣的患者是一群不愛說話,智力低下的兒童群體。那么,自閉癥的病因是什么?出現怎么樣的征兆家長要高度重視孩子可能患有自閉癥?性格內向的人與自閉癥患者如何區分?
孩子這些癥狀出現 值得父母注意
遼寧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任何茹提醒網友,孩子在會走路以后到學前期這一階段內,如果經常獨自一人玩耍,很少和其他小朋友有接觸或者和周圍人們互動,語言的表達過于簡單,對很多事物沒有興趣或只關注狹隘的某一方面,爸爸媽媽們就要提起注意,認真觀察,必要時候要尋求專業醫生幫助。
關于自閉癥的發病原因,業內有遺傳因素和孕期受損的學說,但具體原因到目前尚不能十分清楚。所以,在治療上,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自閉癥屬于先天性的精神發育障礙,后天的藥物或者心理治療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自閉癥屬神經系統問題 與性格不同
臨床上,有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而懷疑孩子患有自閉癥。對此,何主任表示,自閉癥與性格內向的人雖然表現上有某些類似的地方,但要注意,內向的人在需要表達的時候是具備表達能力的,對集體活動的參與等是不受影響的;而自閉癥患者在語言和社交方面存在障礙,多數是在模仿別人一些行為,而不會遵守普通人的“游戲規則”。
注意患者興趣 或能培養就業能力
何主任強調,雖然大部分自閉癥患者的智力會受到影響,承受著智力下降的后果,但是,自閉癥患者也會有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可能對某一方面非常關注,所以在其后天教育和治療上,如果能夠朝向患者關注的事情,讓他們發揮出在某方面潛在的特長,從而變成一種能夠從事的事業,或許會找到一種生存的能力和方式。
根據臨床經驗,何主任建議父母在觀察孩子行為的過程中,不要輕易給他們定義是患上了某種疾病,如果認為孩子有某些問題,應該及時到專業的醫療機構確定,確診之后才能提出切實有效的醫療方案,對癥治療。不可否認,撫養患有自閉癥孩子的父母親要比一般家庭的父母多付出成倍的辛苦,所以這樣的父母應該更要有耐心地與孩子交流互動,社會也應該給予應有的關注和行動。(詳細內容請看視頻)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