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中,我們是那么渺小,那么普通,但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存在意義。
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成長就離不開模仿,大多數的我們通過模仿就能學會社交需要的技能,同時通過觀察大人或同伴的反饋,我們會了解到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不可以效仿的。
但這個世界上有一群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癥兒童,他們無法像我們一樣通過模仿學習需要到必備的社交技能。維兒康作為一直在特殊兒童康復與教育的路上負重前行的平臺,一直相信通過行為矯正訓練,有一天自閉癥兒童也是可以有正常的社交活動,也可以進入普通的學校接受普通的教育。
現如今,自閉癥這個詞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認知中,人們慢慢開始可以理解自閉癥兒童,社會給予他們的幫助也明顯變多了。更有元旦前夕,江蘇省發布了一份關于融合教育的文件,提出了很多特殊兒童渴望接受融合教育的共同訴求,融合教育在執行中要體現的是教育的公平性,而公平的前提是特殊兒童需要先盡可能普通化,普通孩子要相信在一樣的環境中,每個人人都是特別的,他們也會有一些特殊的需求。
自閉癥孩子融合進入集體生活中,應該先解決掉以下四個問題:
一、社交障礙:走出一個人的世界,看見這整個世界
自閉癥的孩子常常都只是沉浸在自己的那個星球里,無法正常與別人建立社交關系,如同維兒康的學員梅梅一樣,永遠低著頭一個人走,不跟別人聊天,若是有同學擋住她的去路,拉著她說話,她就會顯得不耐煩甚至發怒。
如何理解他們的行為
1、大多數情況他們都是強行記住某些生活習慣,未必貫徹了解事物的意義,也就未必能將舊有的知識融會貫通;
2、他們很難用已有的經驗去處理或解釋四周的新事物;
3、他們建立新的行為模式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
4、這些學生的表面行為,需要從他內在的缺失去更正。
我們能給予的幫助
1、透過實時的反饋,加強他正面而恰當的行為;
2、他需要別人為他解讀每一個情境對他的意義,并教導他如何處理;
3、用淺白的語句幫助他明白事情的規律、因果的關系;
4、設計學習材料時,考慮他生可以易于利用舊有的知識或技巧去處理現在的問題,如維兒康在給孩子設計課程的時候,遵循三個不變的點,生活、社會和自然;
5、提醒他在不同的工作、事情及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便讓他建立個人的記憶系統;
二、刻板“行為”:改變一成不變,讓話題多樣化
大多數的自閉癥孩子都會存在刻板的行為,如有些會對數字很是敏感,你給一個不管是未來還是過去的日子,他都能瞬間準確地告訴你那天會是星期幾;
還有的對于公共汽車路線很是感興趣,問他怎么去某個地方,他也能瞬間告訴你準確的路線;但他們只對自己敏感的事物感興趣,與別人交談也只是圍繞著感興趣的公交車路線或日歷。
怎樣看待這樣的刻板行為
1、他們解讀不了別人的表情,不會知道別人是否已經對他的話題感到厭倦;
2、對于某些偏好如此固執,大多數是因為他們的緊張和焦慮不安;
3、難以與他人建立社交關系的他們,也渴望和他人談話,但愛好和狹窄生活體驗導致話題單一。
可以嘗試以下方法,盡可能幫助他們
1、與他們談論自己比較偏好的話題;
2、教導他們運用一些令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談論喜好的話題。
如:小明對時間特別感興趣,客人一來到他的家,他便會問:“你什么時候走?”
讓父母覺得十分尷尬,可以教導小明換個方式問:“請問你愿意逗留多久?”;
3、利用他們的愛好固執來當獎勵,鼓勵完成一些較為沉悶他不太喜歡的工作。
4、這些孩子會想要通過重復話題來減壓壓力,我們可以嘗試摒除摒除導致壓力的因素,并教導他其他的自我松弛的方式;
5、如有需要,用說話、手勢、甚以至眼神去提示他要停止談論自己偏好的話題了;
6、不時地告訴他可以與別人談論的其他話題。
三、改變不成熟行為,融入集體生活
有些孩子看到女生散發,不管什么場合什么時間,都會不自覺地抬手扯扯人家的頭發,他的意思很簡單,只是想讓那女孩子把頭發扎起來。
有些孩子每逢見到其他人,不論男女,熟悉還是陌生,都會熱情地擁抱他們。
有些自閉癥孩子在緊張或焦慮中還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這些不成熟的行為怎么產生的
1、通過觀察,他們學習不到在不同情況下與人相處得不同方式,例如與不同人應保持什么距離才是恰當的;
2、他們對事物或人際關系的觀察常常很片面,很容易以“斷章取義”地將學到的行為中的某一部分不恰當地應用于其他的情境;
例如:曉高的媽媽最近懷孕,媽媽準許曉高不時摸摸她的肚皮,他因而對其他人的肚皮也很有興趣,不時伸手摸他們的肚子,嚇人一跳;
3、隨著成長,他們所面對的挑戰更多,因而可能會變得無所適從;
4、他們可能不容易分辨哪些是戲劇中的虛構內容和行為,哪些是一般為人所接受的行為。
通過教導及糾正,幫助學習正確社會行為
1、直接教導他們哪些是恰當的社交行為,哪些是不可取的,例如:
排隊時與人應有的距離
可以與什么人擁抱
可以觸摸什么人
2、告訴其他人自閉癥孩子的行為和情緒模式,以及與他們相處的要訣;
3、有些時候他們會在面對陌生人時感到有點不自在,不要強行要求他實時與陌生人對答自如,應給予他一些時間適應;
4、學生如因為四周人多而感到局促不安,應容許他獨處一下。
特別是攻擊性行為,維兒康一直不建議有頻繁性攻擊他人或傷害自己行為的自閉癥孩子進入一個比較大的環境進行融合,我們需要先把他攻擊性這個行為處理一下。
四、缺乏基本認知,無法自理生活
一些自閉癥的孩子,因為認知的缺乏,不會自理自己的生活,如不能自己穿衣、吃飯、午睡等。
為什么簡單的自理能力孩子都不能獲得
自閉癥的孩子無法理解人們的很多生活行為,而在家里的時候,家長會內心先建立孩子是自閉癥孩子,是特殊的不幸兒,所以孩子沒有學會就只能幫他了。協助他吃飯,幫他穿衣,哄他午睡,導致到了學齡孩子還是沒有這些基本生活能力。
如何幫助他們過得這些能力
這些看似簡單的基本生活能力,在我們看來是很容易,可是對于自閉癥的孩子來說,是及其難以學會的技能,他們需要不斷地訓練,不斷的重復訓練才能勉強學會,以下提出某些技能的訓練方法,僅供參考。
1、吃飯時人的生理本能,自閉癥孩子的動機也會強很多,家長要把握這個機會。
給孩子建立吃飯規矩,椅子往前坐緊靠餐桌,左手扶碗,右手用湯匙或筷子,準備衛生紙隨時擦拭嘴巴旁殘渣,隨時提醒孩子嘴巴應該合起來吃。
若孩子功能比較差,家長需要用手碰觸他的嘴唇提醒他吃東西嘴巴要閉起來。
孩子可能不會一口接一口吃,可能會吃著吃著就停頓,或還會搖頭晃腦、雙手亂抓食物、拍桌子、搖椅子、嘴巴發出怪聲等,這時要立即糾正他,以剝奪食物或其他懲罰讓他的用餐行為規矩。
用餐規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家長要堅持守規矩可以繼續吃,不守規矩則要搶奪知道安靜繼續吃為止,堅定目標,一定可以建立星兒用餐的態度。
2、作為家長我們經常注意提醒孩子衣服要整潔、換洗,要穿著得體。對于能力好點的孩子,可以先從分辨天氣開始,讓孩子知道天冷要加衣服,天熱要脫衣服。
3、有些自閉癥孩子5歲大還不能自理,要常常訓練孩子,讓孩子知道大小便的程序,
以及可以大小便的地點。能力差點的孩子,至少讓他學會將自己需要排便的意思表達出來。
特別是在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方面,建議遵循BTR教育法,靈活利用有表揚、鼓勵、理解和包容意思的拇指,和可以表示指示、命令、批評和懲罰的食指,規矩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可以自理生活,自主學習。
融合教育在執行上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難。但如果以上的四個問題都被解決了,孩子融入集體生活也就簡單多了,普校的老師也就更容易接受他們的入學。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