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早發現、早治療
本報北京11月7日訊 記者王淑軍報道:兒童多動癥是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精神及行為疾患,然而竟有八成多的患者沒有及時就醫治療。在今天舉行的關注中國兒童陽光之路專家研討會上,北京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鄭毅教授呼吁,全社會一起來關注兒童多動癥患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并消除對患兒的歧視。
兒童多動癥在醫學上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度,集中注意困難、情緒不穩、沖動任性及學習困難等。專家介紹,該病在學齡兒童中患病率為4.31%—5.83%,估計全國共有患兒1461萬到1979萬多,卻只有10%到20%的兒童得到有效治療,且不希望別人知道。會議公布的一項針對北京海淀區小學班主任的調查顯示,83%的班級有“多動”的孩子。
鄭毅說,該病如果不及時治療,70%的患者的癥狀會持續到青春期,30%會持續終生;成年期物質濫用、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和違法犯罪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5—10倍?;颊叩膶W業和事業都將受到損害,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目前,ADHD治療的主要手段是藥物與行為聯合治療,即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輔以正確的家庭教育、學校輔導教育、社會支持的接納。為保證用藥效果,以及保護患兒的隱私,可選用在家日服一次的長效藥物。
《人民日報》 (2005年11月08日 第五版)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