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今年快3歲了,特別聰明乖巧,可有一個“壞”習慣讓媽媽非常擔心,就是月月喜愛重復地做某件事情。比如重復地看某一個動畫片,聽同一本故事。月月的爸爸每次出差回來都會給月月帶不同的動畫片,可媽媽卻發現,月月只對一盤叫《嬰桃小丸子》的動畫片感興趣,而且是百看不厭,其它新的動畫片她看都不看,全放在一邊。每天晚上,媽媽都會在月月睡覺前讀童話故事給她聽,可月月卻讓媽媽反復讀那一本童話書,不準媽媽換。媽媽只好聽從月月的“命令”,重復讀那本童話書。
月月這種“一成不變”的行為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重復下去會不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媽媽應該幫著月月改變嗎?

專家分析:
其實,嬰幼兒“喜愛重復”的行為,不是“固執”或“一成不變”,而是他們的特性。一般來說孩子“喜愛重復”有著自己的用意。
第一、為引起父母的注意。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愛而“喜歡重復”,這種原因,在很多家庭里都會發生。一些孩子一天到晚拿著同一本書讓父母念給他聽,其實他們并不乎書中是什么內容,他們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是:“請你時刻注意我,愛我!”
嬰幼兒從重復行為中獲得關注,爸媽也在孩子的這種重復要求中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因為在一讀再讀的親子互動里,充滿著愛和關注!
第二、在重復中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吸收、學習。
有時候孩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較差,他們想在重復中不斷地以自己地速度學習。較細心或替孩子做成長記錄的父母可以發現:嬰幼兒的重復行為總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后的某天,出現了學習上的躍進。也許他突然會抓住物體、會唱出哪首歌了,或者不知道什么時候他會翻身了……
在親子共讀中,這種“突然”發生的學習躍進,也會在他不斷地要求成人重復閱讀的行為后出現??梢哉f,在重復共讀的環境里,大人所提供的,如蓋房子所使用的框架,嬰幼兒可順著這框架,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添砌不同的土和磚,并在發展成熟之際展現出來。所以,他們一定會在重復共讀中,以行動或語言來表示他已獲得或學會的某些東西?;蛟S您在重復一段時間后,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已經會背一整段兒歌了。
雖然嬰幼兒喜歡成人一再地讀某一本書給他聽,但若要成人不厭其煩地照做,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當你在某天、某時,真的不想再念下去,但又不忍孩子遭受被拒絕的挫折時,可以利用一些小方法哦。
1、你只須慢慢地、一頁頁地翻書中圖片給孩子看,對孩子的問題則簡短答腔。只要一會兒功夫,嬰幼兒通常就會失去往下再看的興趣,但卻不會失去明天再讀的興趣。
2、當你察覺到孩子還想要求再讀,可在念完書時,趕緊轉移他的注意力。
3、可反問孩子:“你從書上看見了什么?”或請他們自己“念”給你聽。有經驗的爸媽都知道,孩子可以自己嘟噥嘟噥、煞有介事般地念起書來。把被重復要求的對象轉回到孩子身上,他們大可在一讀再讀后,自行決定結束該次的閱讀。
4、直接誠懇地告訴孩子:“媽媽累了,現在不想再念?!贝笕苏\實地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坦誠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習慣。孩子從小獲得大人坦誠的對待,就有機會學習坦誠的方法和態度。父母對孩子坦誠,往往會很驚訝地發現,即使是1歲多的孩子,也常常能尊重你坦誠相告下的決定。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