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障礙兒
特色:記憶力很差,不過,語言表達主動性出現較早。
固執:大人認為他記憶太差而只教他一種做法;
他的記憶力實在太差,也好不容易才能記住一種做法;
日子久了,他誤以為這一種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他只會這種做法,于是他認定其它的做法都是錯的;
這就是智能障礙兒的「固執」行為產生的經過。
因應:由于他主動接近人,也能開口表達需求,大人可以對智能障礙兒慢慢解釋,好說歹說,最后還是可以說服他,接受其它種的做法或大人的建議
。
結果:不過,大人自以為可以照樣管住智能障礙兒,只是需要多花時間,多費口舌跟他解說、哄騙即可,故大人仍然只教他一種做法,繼續讓他誤以為所學會的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自 閉 兒
特色:偏態記憶力強,語言發展在早期特別得慢。
固執:他的記憶力實在太好了,每次他總是第一個就先想到他最喜愛的事物;
由于他最先想到總是他最喜愛的事物,當然他不要其它的東西,他只要他喜愛的事物,他不接受其它的東西;
再者,語言表達主動性未建立,他就是堅持只要他最喜愛的事物,弄得大人只好一再地依順序他的偏好;
這就是自閉兒的「固執」行為產生的經過。
因應:由于他不主動接近人,已學會大人所交待的本份事務都是不主動或被動做,遇到花不起時間,或堅持度還不如自閉兒的大人,大人還未找到與他溝通順暢的模式就只好依著他的偏好要求,讓他繼續固執下去了。
結果:不過,忙碌或無恒心的大人遲早放棄與自閉兒抗爭,而自認無法改變他天生的「固執」特性,而從起初有心「訓練」的教育目標退回到「照顧供養」的心態了。
情緒障礙兒
特色:看得多,想得多,推理過早而混亂起來
固執:他看得多,聽太多,也想得多,由于常常一個人自己想來想去,推理進行的過早;
可是,他的推理運作都是從「立即滿足自我需求」的出發點運作;
當他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注意、對待、東西時,他武斷地認定就是某個人對他不好,因為對方做出某件事對他是相當不公平的;
從此之后,他一直對于他已認定的看法搜證,證明他最初的想法和看法是正確的。
這就是情緒障礙兒的「固執」行為產生的經過。
因應:起初,大人未經觀察和查證就先武斷地認定他是聰明的孩子,能力很好,就由著他看、聽和想。就是大人過于放心地讓他一個人看太多,聽太多,也想太多,大人未主動與他談話,讓他整理一下思緒并合理地說出來,也未及早從旁協助他對照、比較、類化、分析并整合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腦海中想到的人事物發生的前因后果,起因主因,并回憶聯想所看所聽所想過的各種可能性。
于是,情緒障礙兒就自以為是地繼續使用他不成熟的推理模式,持續搜集與他原來想法或看法接近的數據和訊息。
然而,大人還誤以為他是已懂得太多的「聰明小大人」,在某些事情上任由著孩子的興趣發展,例如:學習、休閑娛樂方面,在某些事情上大人則表現出不耐煩或懶得與他多啰嗦的態度堅持他一定聽從大人的指示,例如:生活習慣或作息方面。
由于,大人前后不一致或矛盾型的教養方式,讓情緒障礙兒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很多大人無心之下犯下的過失或小毛病,而處處挑剔大人所作所說的不合理之處。
最后,情緒障礙兒不會再聽從大人的指示或建議,當然也不可能接受大人對他講理的觀點或說服他的理由了。他的「我行我素」態度,就是表現出對大人所作所為的不服氣或挑剔態度。
結果:如果大人一味地責難情緒障礙兒的種種「我行我素」的不是,甚至把他與其它手足做比較,終究他會誤認「大人對待他是不公平」,而決定對大人挑釁,公然向大人所設的家規挑戰。從此家里也會紛爭不斷,和諧的家庭氣氛遲早盡失的。
- 發表跟帖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