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是在1943年被哈佛的精神病學家Leo Kanner發現的。他注意到了十一個孩子在生命的最開始既不能與人們進行通常的溝通﹐他們極度地自閉﹐孤獨﹐語言能力有限﹐且堅持要把他們周圍的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這種病曾一度被診為兒童精神分裂癥﹐但這類孩子沒有分裂癥病兒所有的妄想﹑幻覺﹑而且長大后沒有精神分裂癥。直到1980年﹐正規的精神癥診斷手冊才把它納入為一獨立的病。
自閉癥并不常見。大概在每一萬嬰兒中有2-5例。男嬰發病為女嬰的4倍。發病與人種及社會階層有關。大約80%的孩子智商低于70分﹐他們的低智商主要表現在抽象的符號思維或邏輯方面。而這些又與他們語言上的缺陷有關。不過有些孩子卻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出出色的才能﹐如能心算兩個四位數字的乘法﹐能回憶起多年前聽到的話的每一個字。
自閉癥的孩子小的時候不笑,不看他們的父母或照顧者,他們甚至不愿被抱﹐他們很少哭鬧﹐常常是自得其樂地玩﹐對環境及周圍發生的事不予任何注意﹐人們常常以為他們是聾子。到2-3歲時﹐這些孩子會產生對父母或照護者的情感﹐但較正常孩子仍差很多。自閉癥的孩子很少用眼睛進行交流或獲取父母對之的注意。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比較差﹐既使經過各種教育﹐最后他們學會說話﹐其語言也缺少詞匯且運用欠自如。對于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的變動﹐如換一個杯子喝水﹐家具重新安排等﹐自閉癥的孩子會出現很強烈的反應﹐他們可能會大鬧大叫。自閉癥的孩子還經常會做些單調的動作﹐如不停地搖動身體﹐煽手或惦著腳尖走動﹐他們還會不停地擺弄一樣東西﹐如果被打斷的話﹐他們會很不高興。
那么自閉癥的孩子長大了會怎樣呢﹖肯納1973年報導了11例自閉癥孩子成人后的情況﹐其中兩人出現癲癇發作﹐一人早逝﹐一人住在精神病院﹐另外四個人一直住在研究所中﹐有一個人一直不會說話﹐在農場中做點單調的事﹐僅有兩人基本上恢復了正常。到了九十年代﹐調查的結果有了樂觀的進展﹐一般來說﹐智商高些的﹐在6歲前會說話的孩子會有比較好的結果﹐有的能發展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美國的一個女孩子在三歲時被診為自閉癥﹐醫生們斷言她會終生生活在研究所中﹐但在家庭的愛護及特殊學校的語言教育下﹐6歲時她學會了說話﹐并開始與其它孩子交流﹐長大后她完成了動物學博士學位并出了書。當然她身上仍然保留一些自閉病人所有的癥狀﹐如強迫行為及對他人的需要無從感知﹐但這必竟證明了自閉癥兒童愈后不都是差的。
對自閉癥的病因是有一個認識過程。60年代強調心理因素﹐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的需求不予理睬﹐孩子認為他們對這個世界沒有能力要求什么﹐便走向關閉自已的方向﹐但后來的研究發現很多家長和其它孩子的父母一樣愛孩子﹐并無忽視的行為。則先前的解釋無從證實。人們又走向生物及神經因素的研究。首先發現的是自閉癥有很強的遺傳性﹐自閉癥在同一個家族中的發病高于非自閉家庭75倍﹐近期的核磁共振圖片發現18個自閉癥的孩子中﹐有14個存在大腦某些部位的發育不全﹐自閉癥兒母親在懷孕期間距患德國風疹的比例是正常兒的10倍﹐這有可能對病人的神經系統發育有相當的影響。
對自閉癥的治療﹐一般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減少病兒的不正常行為。二是改進其交談及社交技能。這些治療進行起來很不容易﹐首先他們對生活的變化很難適應﹐再有病兒不停的奇怪動作也干擾教學﹐最難的是找到鼓勵病兒的方法﹐現在最常用的方法是給他們其最愛吃的東西。80年代后期﹐美國的Ivar Lovaas用一種強化教育方法﹐對4歲以下的病兒進行每周40小時為期2年以上的各方面教育﹐收到了很好的結果﹐心理學家們一再強調在病兒的治療過程中﹐溫暖﹑愛﹑耐心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由此開始建立對人們的信任和交流﹐至于藥物治療﹐至今尚未有突破性的進展。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