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常問:“我家孩子在上課的時候配合老師配合的特別好,在家就不說,你們老師都是怎么引導的呀?”
其實這個有一個萬能的句式,這個句式可以通過兩個字來表達,那就是“我要”因為孩子剛出現需求的時候,首先是生理需求“我要吃、我要喝、我要玩”當孩子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我要”兩個字去讓孩子表達需求,同時在孩子有一定的語言能力之后,他的命名以及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我們在“我要”的基礎上可以給他去做一些擴展句子,比如“我要玩具、我要零食、我要喝水”像這種類似于擴展句子,但是前面孩子已經對我要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在加夠名稱的話孩子會理解的更快,那當孩子對動詞有一定理解之后,比如說“拿、捏、碰”相對這個動詞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們可以在后期繼續加入“拿蘋果、拿香蕉”或“碰一碰手臂”這種也是擴展句子的一種,但是前期,我們都是在孩子有一定需求之后,在給孩子加入進去。包括后期我們還可以繼續給他去擴展,“我要吃香蕉、我要拿蘋果、我要碰碰手臂”這個套句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現下的階段,去選擇符合他能力的句式就可以了。
孩子說話漏字,不能很好的表達怎么辦
有家長會說:“我孩子都上中班了,但是說話的時候會有漏字缺字的這種情況,甚至在跟他說話的時候會有一些詞不達意的情況,我們對于這些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去培養我們寶貝的這種語言能力呢?”
第一個我們可以先不對孩子的這種語言表達做過高的要求,在他語言發展的階段,我們可以慢慢的去引導他,只要先表達清楚他的需求就可以了,然后慢慢的再增加他的語句的豐富性。
第二個我們可以對老師和家長們都要主動的去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比如說像平時跟他溝通的時候,或者說路過一些商店、街道,這個時候我們都要把這種景物,還有這種思維、語言,三者統合在一起都告訴孩子,在情景當中多去跟他說,多去跟他描述也是非常好的。
第三個就是孩子在表達的時候,我們不要過多的去打斷他說話,其實這一點也是很好的去給我們的孩子建立起他說話的自尊心。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