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視臺報道(北京您早):蜜蜂能治病,其實音樂在治病當中也能發揮神奇的效果。
敲著丁冬木琴,聽著小提琴現場演奏的悠揚旋律,看似平常的音樂卻對孕婦產前恐懼癥,產后抑郁癥以及兒童多動癥、孤獨癥都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來聽聽這神奇的音樂吧。
這名孕婦懷孕已經8個月了,以前由于妊娠期高血壓,腿腫、心慌和身體不適,讓她對懷孕和生產產生了莫名的恐懼,以至于睡不好、吃不下,讓家里很擔心。而看看她現在的情況,在小提琴悠揚的旋律中,卻崩提多享受了。
而這幾個孩子,都是多動癥的患者,好動,注意力無法集中,讓他們根本就踏實不下來。然而在音樂治療師的帶領下,這些原本根本不服管的小淘氣們卻變了樣。
家長:以前如何,現在漿果治療后如何。
實際上,用音樂來治療疾病,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在國外的醫療機構運用非常成熟,但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很少。從生理上講,音樂能促進人體激素和酶的分泌,從而使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呼吸規則。
音樂治療師:作用可以陣痛、止痛,同時雙向調節情緒,加強參與性。
對于兒童,通過音樂互動,可以矯正和改善兒童不良的行為習慣,使過分躁動的孩子安靜下來。使孤獨、自閉的孩子能盡快的溶入到集體當中。此外,在婦科手術過程中,用音樂放松減壓,可以起到鎮痛減痛的作用。不過,音樂治療對治療師的要求很高,他必須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臨床經驗,還要具備相關的心理治療知識,此外,還要對音樂有一定的理解,會使用多種樂器進行演奏、表演。雖然目前我國具備音樂治療師資格的人還很少,但一些相關院?,F在已經開設了音樂治療的相關專業,相信音樂治療的普及不會太遠。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