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等部門為本報提供實驗方法測驗孩子“抗暈”及動作協調能力(圖)
專家:都市兒童活動空間少群體生活不夠易前庭覺不足成年后多表現為坐車愛暈、易疲乏
"都市中的孩子活動空間減少,戶外活動和群體生活不足,很容易造成感覺統合失常。"昨天,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育嬰師培訓中心感覺統合訓練專家孫月輝老師說。
而前庭覺不足則是感覺統合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年后暈車,是前庭覺不足的主要表現。孫老師說,暈車是一種常見的情況,除飲食不當或身體不適等原因外,暈車的成年人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因前庭覺不足引起。此外,這樣的孩子成年后易感覺疲乏、心理壓力大。
通過游戲,我們可以分辨出前庭覺不足的孩子與正常孩子之間的區別。日前,記者聯合有關專家,使用感統訓練玩具對3名小朋友進行實驗。
訓練前庭覺的最關鍵期是七歲以前,成年以后只能有輕微改善,沒有治愈的可能。
實驗室
實驗目的:通過游戲,說明前庭覺不足的孩子行為中的弱點。
實驗方式:爬圓形拱梯和進立體旋轉輪兩種方式。
本實驗方法由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育嬰師培訓中心與北京奇德兒感覺統合研究發展中心共同提供。
實驗前準備
先通過專家測試找前庭覺不足者
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的感覺統合訓練專家先通過一份"感統發展核對表",分別尋找出前庭覺失常的兒童和正常兒童。
這份"核對表"包含了前庭平衡、觸覺、視覺等七個方面,每個方面下都有10道相關細節的問題,既有家長填寫的內容,又有對孩子的測試。
該表經過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育嬰師培訓中心認可。
前期判定結果
參加實驗兒童介紹
前庭覺失常小凱(男孩)兩歲正常小蘭(女孩)兩歲正常文文(女孩)四歲
實驗開始·之
1
前庭覺失常兒童下拱梯"拿大頂"
兩歲的小凱和小蘭參加下拱梯實驗。在實驗進行之前,專家預測:前庭覺不足的小凱,下梯時可能會頭朝下直接往下爬,而正常的小蘭,下梯子會知道用腳先下來。
實驗現場驗證了專家的說法。
專家評說:臺灣感覺統合訓練專家吳慈滿女士說,前庭覺不足的孩子,內耳中保持平衡感的半規管出現了問題,不能夠保持感覺的平衡,因此在下拱梯時,會采取頭朝下的方法,極容易發生危險。
實驗開始·之
2
前庭覺失常兒童進轉輪后嚇哭了
第二個實驗開始了,要利用一種立體旋轉輪,方法是讓孩子在滾筒壁里面爬行,或做搖擺動作。這個訓練器是宇航員訓練中的得力工具。
在實驗進行之前,專家預測:前庭覺不足的孩子,進旋轉輪后很難保持協調,而正常孩子會盡量保持協調。小凱、小蘭、文文全參加了實驗。
實驗再次驗證了專家說法。事先已被測定前庭覺不足的小凱,進旋轉輪后,滾筒一動,就哭了起來,身體也不會動了。專家趕快把小凱抱出來。
而同樣是兩歲,事先被測定正常的小蘭,在滾筒滾動的時候,開始用四肢保持身體的協調,玩了有5分鐘的時間。
四歲的文文事先也被測定為正常。她的表現也很正常。
專家評說:通過這次實驗發現,小凱的前庭覺失調原因,在于過于敏感,所以容易暈,成年后極容易暈車。
圖解家庭訓練
利用毛巾就可訓練前庭覺
專家提醒:家長訓練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大毛巾原地旋轉
家長可以將大毛巾或者毛巾被平鋪在地上,讓孩子坐在毛巾一端。家長將另一端的毛巾拎起,順時針拉動毛巾旋轉。每天訓練5分鐘。訓練前庭覺過于敏感的孩子,速度要從慢漸快;訓練前庭覺遲鈍的孩子,速度可以開始就比較快,家長拉動毛巾的時候可以跑起來。
提醒:訓練一定要先從順時針開始,孩子適應以后再開始逆時針旋轉。
本實驗特別感謝:北京奇德兒感覺統合研究發展中心、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育嬰師培訓中心
二:毛巾兜搖擺訓練
將一條大毛巾平鋪在床上,把孩子臉朝下放在毛巾中央。兩名家長各拉毛巾兩端,然后前后擺動。
提醒:訓練時一定要將孩子的上肢放在毛巾外面,保持趴著的姿勢,這樣才能有效刺激腦干,達到鍛煉的效果。
注:訓練時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身邊看護,以保證安全。
文/記者荊浩攝/記者高曌制圖/毛京東
專家評說
前庭覺不足兒童易倒插筆愛暈車
孫老師介紹,前庭覺不足的孩子在生活中會表現出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歡閱讀,看電視卻非常專注的現象。上小學后寫字無法寫在框內,且經常筆畫顛倒。
前庭覺過于敏感的人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暈車。還有,分不清左右,寫字拿筆都非常用力。
還有一種前庭覺失常,表現為感覺過于遲鈍,怎么轉都不會暈。
名詞解釋
感覺統合(在引言中出現):
即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能力。其中人類最基本的感覺為:觸覺、前庭覺及運動覺。
前庭覺(兩次實驗中常出現):
在大腦后面下方腦干的前面,有個微小的雷達式感應器官,叫前庭神經核,以此組成的神經體系的功能就是前庭覺。
前庭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訊息,然后過濾、辨識后,再傳給大腦。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大腦不會太“忙碌”,保持注意力集中。
專家提醒
生活中通過轉椅可進行簡單測評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前庭覺不足呢?
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中心育嬰師培訓中心老師孫月輝舉例子說:孩子在坐轉椅時,就可以觀察他們的表現。如果轉椅旋轉時,1-5分鐘感到眩暈不舒服,這樣表示孩子過于敏感。在5分鐘的時候,孩子出現暈的感覺則是正常的表現。如孩子旋轉超過10分鐘依然沒有任何反應,就屬于過于遲鈍。
提示:前庭覺不足的表現雖然一樣,但形成原因不同。如發現孩子有此類狀況,請咨詢專業人士。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