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孩子漫長的學習路上,家長們總是要跑在孩子的前面,抓破腦袋想著「以前我也不喜歡硬梆梆的文字、圖片,要怎樣變化,才能讓他們在快樂、自然的環境中學習呢?」看著伯格媽媽運用「扮演課」,耐心引導著伯格學習,想必也是許多家長們的縮影吧!
今晚要為孩子們上一周一次的「扮演課」。
送孩子們上學后,我到市場買些菜,回家簡單調理后放入冰箱,以方便晚餐快速上菜。然后就開始制作晚上「扮演課」要用的教具。今天要演什么故事呢?小紅帽、狼與七只小羊、小木偶、白雪公主……都演過了,嗯~就準備姆指姑娘好了。我很喜歡和孩子們玩扮演游戲,可以訓練說話而且孩子對故事較能充份理解,也能練習情境上的臨場反應。
我制作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紙偶,用西卡紙畫了姆指姑娘、癩蛤蟆、螃蟹、田鼠太太、燕子、百花王子等。之前演小紅帽時,伯格堅持只演大野狼,問他最喜歡故事中那個人物,他說是大野狼,不喜歡小紅帽。要是他抽到「小紅帽」或「奶奶」,一定會哭鬧一陣,因為他不想被吃掉。他也不喜歡白雪公主,因為她會吃毒蘋果昏倒,為此,我們還演了一場聰明白雪公主不吃蘋果、趕走巫婆的戲。
吃過晚飯后,好戲開演。
「快坐好,姆指姑娘要開始了?!?o:p>
「喔!」弟弟很快坐好,伯格好象沒有聽到,依然在排他的積木,
「弟弟很棒!坐好了,我先給你一片洋芋片?!?o:p>
聽到洋芋片,伯格頭抬了一下,把手上的積木排整齊后才慢慢地過來坐下,「哇!伯格也坐好了,也給你一片!」
我開始講故事,
「從前有個寡婦,寡婦就是沒有先生也沒有孩子的太太,考考你~」
「盡管考!」兩個一起說。
「誰是我的孩子?」
「伯格和弟弟?!共翊饘α?,我好高興,趕快在他的獎卡上貼一張貼紙。
「那這位太太呢?她沒有孩子,也沒有先生,自己一個人住,她是~~?」
我希望他們能回答「寡婦」,但顯然太難,兩個都不會,我接著說:「她是寡婦,自己住很無聊,想要有人和她作伴……..」
故事講完了,開始分配扮演的角色,弟弟想要燕子、百花王子和荷葉,伯格只想要螃蟹,其它都不要,強迫他一定要再選二個角色后,三個人一起對照著故事書上的插圖演一遍。
「接下來,要交換角色?!刮野洋π方o弟弟,姆指姑娘給伯格,伯格突然大哭,「不要~走開走開!」把姆指姑娘丟到一旁,要去搶弟弟的螃蟹,我趕緊起身把伯格抱離弟弟,對他說:「你說:『我不要演姆指姑娘,我想演螃蟹,不要交換?!弧顾v一遍后情緒稍緩,低聲啜泣著,我把螃蟹還他?!秆菽分腹媚锏目梢猿砸粋€布丁,誰想要?」「我~」當然是弟弟,于是我們又演了一遍,伯格還是演螃蟹,布丁的吸引力顯然不及一只紙螃蟹。
下課后,弟弟在吃布丁,我問伯格為什么不喜歡演姆指姑娘,他說:
「姆指姑娘會被丟在荷葉上,我不要?!?o:p>
「那螃蟹呢?」
「螃蟹有大剪刀可以剪剪剪,救姆指姑娘?!?o:p>
「那你喜不喜歡燕子?」
「不喜歡,會掉下來,生病了?!?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