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早期診斷有助于自閉癥兒童的早療教育。但根據現有的醫學報告,用以診測自閉癥基礎的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要到三歲以后才能被診斷出來。 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是指由特定征狀組合成的發展與行為癥狀。雖然這些特征也出現在一般群眾身上,但某些個人繼承或表現出更多的自閉癥特征。于許多方面有極大缺陷的低功能自閉癥患者,會顯現在自閉癥譜系(autistic spectrum)嚴重的一端。接著呈現的是阿茲柏杰癥(Asperger's syndrome)、高功能自閉癥患者。正常行為與高社交能力則顯示在譜系的另一端。這個譜系為醫界用來判斷自閉癥的標準。
密西根大學自閉癥與溝通障礙研究中心持續對一群有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的兒童進行早療介入及長期追蹤 ,自兩歲起一直到他們十幾歲。中心主任Catherine Lord提到他們的研究成果:「三分之一兒童的癥狀有明顯改善,百分之五的兒童在九歲時已無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癥狀?!乖绡熃逃龑Ω纳谱蚤]癥兒的社會功能具有極大幫助,她認為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將能常規性地診斷18個月大幼兒或更幼小兒的自閉癥。
而最近一篇發表在兒童心理與精神科學期刊上的研究結果則發現:兩歲大的正常幼兒與自閉癥兒之間已具有顯著發展差異。由于目前尚未有對自閉癥的醫學診斷測驗,檢定嬰幼兒的發展分歧將使早期診斷與及時的早療介入成為可能。
乃迪克瑞格研究機構(Kennedy Krieger Institute)的自閉癥與遲緩兒中心對87個嬰兒分別在6、14 及24個月使用制式的發展評量表﹣Mullen Scales of Early Learning (MSEL)。在第24個月時,參與研究的嬰幼兒根據量表結果與臨床診斷,被分為三組:正常,語言遲緩,及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研究人員回溯比較三個類組在三個時間點上的發展,察覺到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幼兒在第14個月時與同齡正常組幼兒間有顯著的發展差異。在第24個月時則可觀察到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的幼兒與其它兩組幼兒間的顯著發展差異。
「行為改變早一年的介入,可以給兒童及其家人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箍夏岬峡巳鸶裱芯繖C構的自閉癥與遲緩兒中心主任 Rebecca Landa 表示?!溉绻覀兡芙虒<冶孀R幼兒發展上的警訊, 那么不需等到三或四歲,癥狀便能在一歲半到兩歲間被診斷出來,適時施與早期療育,并能獲得更好的成果?!?/P>
參與這項研究的對象包含兄弟姐妹中有自閉癥的高危險群嬰兒,及無自閉癥家族病史的低危險群嬰兒。評估幼兒發展的量表﹣Mullen Scales of Early Learning (MSEL)﹣ 可用以檢測五項發展:粗動作與精細動作、視覺感受能力,及語言的接受與表達。在第14個月時,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幼兒在其中四個項目的得分明顯低于正常組幼兒。在第24個月時,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幼兒在所有項目的表現明顯較正常組幼兒為差;其中三項表現也差于語言遲緩的嬰幼兒。將近一半的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幼兒在第14個月到第24個月間,顯現出發展遲緩。
依據 Landa 博士的研究, 家長與 醫師可以觀察到的發展警示包括:極少的眼神接觸誘發微笑(或稱社會微笑)減少、說話減少、社交反應減少,以及語言發展、游戲、自發性社交與持續性社交困難。
「仍有許多尚未解答的疑問存在于自閉癥領域,我們需要從不同面向來處理這個狀況?!箍夏岬峡巳鸶裱芯繖C構執行長Gary Goldstein博士說:「因此,我們的專家不只從事早期診斷與介入研究,同時間也投資于研究自閉癥基因與環境因子、及其它有潛力的療法?!?
在美國,自閉癥是數目成長最快的幼兒發展病癥。預計今年被診斷為自閉癥的兒童將多于艾滋病、糖尿病及癌癥。但人們對于自閉癥肇因與治療的了解,至今仍存在落差。由于早期診療可以對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幼兒有相當幫助,增加泛自閉癥障礙癥候群所造成幼兒發展干擾的知識,實為重要。
(Sciscape 新聞報導)編輯 LIU, Cha-Hsuan 報導
原學術論文:
Landa R., & Garrett-Mayer E. (2006) Development in infa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6 629.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