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所致的精神疾病,患者多有嚴重的語言溝通、社會互動障礙,且伴隨怪異的固執或自我刺激行為。由于詳細致病機轉不明,也沒有特效藥,所以在醫療與教育上都極具挑戰性。
缺乏目光接觸是該病普遍的癥狀之ㄧ,習慣回避眼神交會,常使他人感覺冷默、疏離,無形也影響患者社交與情緒的發展。為何會有閃躲注視的表現?即使是熟悉的父母臉孔也不例外,始終讓科學家倍感好奇。
一篇不久前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期刊」的報告指出,自閉兒無法正視他人臉部的原因,主要是此舉會過度刺激腦部處理恐懼情緒的區域,引發威脅來臨的感受。為避免不舒服,才自動限制個人對于眼神與表情的追尋。
在該研究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學者,利用核磁共振掃描﹝MRI﹞技術,針對自閉癥組與正常組的孩童進行兩項測試。
首先,參與者需觀看多張臉部相片,并按鈕選擇何者表情中有明顯情緒存在。而自閉癥的個案,同時也接受精密的眼球追蹤系統監控,以便了解其注視臉孔哪個部位與持續時間。往后,再將相片摻雜當事人熟悉的臉孔,其它過程則依舊。
結果發現,自閉癥組的個案無法接受過多臉部訊息刺激,對所有相片的專注程度有限,所以前后實驗的情緒辨識成績均大幅落后正常孩童。
另外,其腦部長掌管負向情緒統整的杏仁核呈現異常激發現象,且會隨看相片的時間延長而加劇,正常組卻無此反應。而負責解析他人表情為何的梭狀回區域雖正常,但疑似遭杏仁核過度活化干擾,反而運作并不明顯。
研究者建議,訓練患者注視他人,切莫采強制介入,以免增長他在社交情境的焦慮。自閉癥本身因具遺傳傾向,未來或許可朝向探索導致該異常發生的基因組合,并應用在胎兒篩檢與早期治療,以利患者日后腦部機能的正向改變。
?。ū疚淖髡邽楦咝凼泄毰R床心理師)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