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樂治療的起源與發展
~關于音樂的力量、聲音與心情之互動
.古希臘哲人Pythagoras以特殊音樂振作精神,改善健康
.祭神的巫師在祭拜的儀式中,用音樂治療病人,希臘Asklepios和羅馬的醫療之神Aesculapius為典型代表(Boxitl,1985)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化弟子,孟子聞其樂而知其德。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初始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禮記樂記)
.Martin Luther曾說「音樂是預言者的藝術,是安撫靈魂的唯一藝術」(康裕,民76)
~關于近代音樂治療之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以音樂治療傷兵、心身性障礙者,并廣泛用在精神病院、養老院
.J. R. L’eonidas曾用古典音樂治療癌癥末期病人,發現音樂的確有止痛的功效
.1939年荷蘭Lievgoed發表論文「Meter, Rhythm and Melody」闡述音樂對身心障礙者的功能
.1949年美國密西跟州立大學開設第一個訓練音樂治療師的課程
.1950年美國國家音樂治療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成立,成員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職業音樂家、音樂教育工作者。此后,英、法、德、以色列、日本等國家也陸續成立類似組織。
.1960年代開始有音樂家投入此一領域,如Juliette Aluin ﹐Paul Nordoff﹐Clive Robbins
.1970年代,應用對象從一般學生轉向治療方向(F.W. Schalkwijk, 1994)
.早期許多心身障礙如智能障礙、自閉癥等常被視為精神病,只能藏在家中,或安置在山巔水湄的機構,缺乏適當治療,后來開始有人帶著他們進行少量活動,像是散步、工作、唱歌、唱詩、打鼓等,可視為音樂治療用于心身障礙者之濫觴
.此后音樂治療開始走專業化,音樂治療專家以音樂聆賞、樂器演奏、樂團等形式作為治療方法之一。
.美國也有專家將音樂當成增強物,藉以消除不良行為(如自傷),并增加可欲行為(如自閉癥患者的目光接觸)?;蛘邔⒔虒W內容編入音樂,誘導患者學習。
二、音樂治療的定義
.「音樂治療是以音樂活動作為治療的媒介,以增進個體身心健康的一種治療方法」---Schulberg , 1981
.「音樂治療是將音樂以人為的控制方式使用在患有生理、心理、情緒障礙的成人或兒童身上,以助于治療、復健、教育與訓練---Alvin, 1965
.「音樂治療是在受過特殊教育專業訓練者的引導下,運用音樂或音樂活動來改變孩子不適當的行為模式,以達到治療的成效--Peters, 1987
.「音樂治療是把音樂的成就當成治療的目標,令音樂達成恢復(restoration)、保持(maintenance)及改進(improvement)個體心理及生理健康的作用,以使個體在行為上帶來良好的改變,這種改變使能夠再進行治療后對他自己以及所生存的環境有較大的了解,進而達到適當的社會適應。---The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 1977
.「音樂治療是使用音樂活動或音樂的手段而使殘障或并若個體恢復健康,或改進殘障狀況,或者維持現狀使個體的病情或殘障程度﹔不在惡化或者使用音樂的方法,使個體透過音樂性的游戲或音樂活動的演練而更了解其生存環境中的人、事、物,因而更能適應其環境,則便具有治療的意義。---林貴美,民82
三、自閉癥的定義
「合并有認知功能、語言功能及人際社會溝通等方面之特殊精神病理,以致罹患者之社會生活適應有顯著困難之廣泛性發展障礙」
四、自閉癥的行為特征
「不理人」「不看人」「我行我素」「不合群」「一半以上無語言溝通能力」「固著性行為」「鸚鵡式語言」
五、自閉癥的教育矯治目標
.促進正常發展
.消除過分行為
.避免與消除固定僵化行為
六、音樂治療的理論模式
音樂治療過程
1.個案一般因素
社會/文化背景
教育背景
性別
年齡
對音樂之喜好
身心狀態
2.生理影響
肌肉之收縮/松弛
身體之活動增加/減緩
增加胃液之分泌/減少分泌
增加/減少新陳代謝率
增加/減少荷爾蒙分泌
增加/減少O2消耗量
增加/減少呼吸率
增加/減緩心跳
增加/減少對外界刺激之反應
3.心理影響
增加主觀之反應
增加動機
增加注意力集中與持續度
增加記憶與懷舊
增加情緒平穩度
減低/增加焦慮
減低憂郁
增加抽象思考與想象力
減低妄念、幻覺與強迫思想
增加語言/非語言之表達
減低孤立感
4.音樂性質
音樂種類
音樂頻率
音樂強度
音樂節奏
七、音樂治療的作用
~Donald , 1979, 音樂對身心殘障者之改進及治療作用
.集中注意力,促進機能協調
.培養想象力,穩定情緒
.促進社會化與語言互動
.促進團體參與的動機
.發展休閑技能與新興趣
.發展溝通或語言能力
.增進自尊與自信
~Jacob ,1987, 音樂對自閉癥及殘障兒童的作用
.取代其它活動
.作為獎賞及成就
.具有感覺發展的作用
.作為感情發泄的管道
.做為心理刺激及社會化的媒介
~Carl Orff夫人Gertrud Orff , 1984,音樂對殘障兒童治療的功效
.促進兒童知覺發展
.增進兒童記憶力
.具有喚起作用
.具有重復學習的機會
.提供充分刺激對抗偏低的感覺閾
.允許自由的音樂表達
~Aluin , 1966 ,音樂對自閉癥兒童的治療功能
.音樂可以由內而外將自閉癥兒童無意義的內部情感,引導與外界接觸,達到互相溝通的目的
.音樂活動有助空間能力發展,也能統合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能力
.音樂是情緒滿足的手段,對自閉兒來說,音樂是了解人類的工具
八、音樂治療的有效原則
.奠基于均衡的原理:音樂有快速和輕柔的旋律、強弱高低的音量,再配合不同的演奏手法,使人達到感情均衡的作用。
.促進個體群性的調和:特殊兒童透過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演奏自己喜歡的曲子來表現自我或個性,較消極或缺乏自信者則可運用團體音樂療法,藉由團體互動鼓舞情緒。
.具有多元表現:音樂治療可配合其它藝術活動如舞蹈、話劇等實現治療目的,促進社會化。
.適用于生活環境中:生活中邊工作邊聽音樂有緩和情緒和疲勞的作用,進而減少攻擊性行為,增進環境的和諧。
九、音樂對特殊兒童的療效
~歌唱
.刺激或提高兒童使用聲音的動機
.改善音高的正確性
.增進表達性語言
.增進兒童詞匯
.幫助兒童認知學習
.增進兒童記憶力
.幫助兒童探索自己的身體樂器,及人聲的美感
.增進語言所需的呼吸及肌肉控制能力
.鼓勵自我表現及創造力
.提供美感經驗
.提供美好的互動
.增強構音、語暢、音質及語言問題
~聆聽
.增加接受性的語言(聆聽并跟著歌詞做動作)
.發展辨認有聲及無聲的能力(如隨音樂開始與停止)
.增進聲音定位感,辨別音源方向
.增進聽覺辨別能力(分辨音樂與環境聲音)
粗大聽覺辨別:分辨不同聲音,如小提琴與小喇叭
精細聽覺辨別:分辨相似的聲音,如電話鈴與門鈴
.增進聽覺記憶(記憶旋律、歌詞、動作等)
.增進聽覺順序感(如歌詞順序、樂器出現的先后順序等)
.增進聽覺感受力(如和聲或和弦的改變)
.聆聽美妙聲音
.聽喜愛的音樂幫助放松
.刺激想象力(如描寫景色或事件的音樂)
~樂器敲奏
.改進精細動作協調力
.增進手眼協調
.增強視覺追視力
.改善注意力與集中度
.提供非語言的溝通工具
.透過不同的演奏方式,感受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樂器、歌曲或旋律
.啟發創造力及個人特色
.提供一個休閑的活動
.透過節奏、音節、重因等增進語言溝通力
.反應情緒狀態及活動量
.培養對他人的覺察度,輪流的態度、與別人齊奏、合作等能力
.增強對顏色、數字、數字、文字等之認知
~律動/舞蹈
~即興/創造/作曲
~創作旋律
十、音樂對語言發展的作用
~在言語前階段
.音樂可以加強聽覺刺激的感應,并引動發生回應。
.透過一連串模仿及偽模仿(指成人仿效兒童無意發出的聲音動作來引起孩子重復模仿),幫助兒童發展相互交往及建立與人溝通的關系。
~在言語層面上
.可以借著唱歌改善發音及音域,對自閉兒有幫助
.音樂活動刺激自發性語言,使兒童把歌詞中的用語句式,引入自己想表達的話之中。
.練習唱歌和吹奏樂器可建立與人交往的經驗
十一、實施「增進語言發展的音樂療法」
~增進聽覺刺激
.辨別聲音開始與結束
.找出音源
.辨別樂器聲音及順序
.辨別大小聲、快慢、高低音
.打拍子、隨節拍律動
.節奏模仿
~口腔肌肉與呼吸練習
.肌肉按摩
.吹奏樂器
~聲音模仿游戲—誘導發音
.游戲中引導發音
.聲音探索游戲
.模仿動物
~唱游游戲—有意義的聲音、兩個以上的聲音
.教唱各種兒歌
.唱游
~節奏游戲—節奏性、流暢性
.節奏性念白
.唱游加入認知
~替換歌詞、創作游戲—詞義了解
十二、自閉癥兒童的音樂治療
~指導計劃的過程
注:評量表請見附件
~治療方式
.一對一的音樂治療
.團體音樂治療
.音樂活動
例如??绰犛螒?、繩索游戲、觸覺游戲氣球游戲、語言節奏游戲兒歌說唱、手指
游戲、拍手游戲等
~準備
.氣氛的營造
.樂器的使用
.提供多感官學習
~策略
.反射:借著予與取的動作或配對的歌曲,使自閉兒向治療者反應
.認定:以歌曲活動使自閉兒了解自己的姓名及周遭的背景
.運用接觸性歌曲:運用歌詞的一問一答配合身體動作,使治療者與自閉兒建立良好關系。
~步驟
.讓兒童聽音樂或其它聲音,觀察反應,給予鼓勵
.鼓勵其隨音樂節拍一起舞動
.自由觸摸樂器,自由演奏
.音符的組合
.節拍的導入
.即興演奏
參考書目:
1.林貴美,音樂治療與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活動設計,民82,心理出版社
2.曹純瓊,自閉癥兒與教育治療,民83,心理出版社
3.林鎮坤,音樂治療與自閉癥兒童,民85,高市文教58期
4.黃榮真,國小啟智班學童音樂治療研究,民83,特教園丁第十卷第一期
5.蕭斐璘,情緒障礙青少年的音樂治療—紐約特殊教育機構工作經驗談,民87,特教園丁第十四卷第一期
6.林貴美,談音樂治療與其在智能不足兒童教學上之應用,民76,國小特殊教育
7.蔡美良,音樂治療對新豐國民小學中重度兒童之學習行為與語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民81
8.新竹師范學院87年度輔導區音樂治療研習手冊,民87,新竹師院
9.F. W. Schalkwijk, Music and People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Music Therapy, Remedial Music Making and Musical Activities, 1994,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td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