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程序
本研究分準備階段、正式實驗、資料整理及統計分析三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89.8~89.10)
正式實驗前,需準備場地、材料,訓練施測及實驗、評分人員,并選取合適的樣本并與之建立良好關系、搜集基本數據。
(二)正式實驗(89.11~90.4)
1.先進行5分鐘之自由游戲,從受試碰觸第一個玩具起計時5分鐘。事后
以20秒一次的時距取樣法(time samplung)記錄受試游戲內容,并分別規類為不碰觸玩具、練習性游戲、排序性游戲、功能性游戲、建構性游戲及表征性游戲。
2.接著由實驗者對受試進行引發游戲,程序如下:
*每一指令重復二次,每次間隔(或等待)10秒。
*四個引發游戲均以口語指令「玩給我看」開始,不能表現出物品替代游戲者給予第一次協助(口語提示或視覺提示),還不能表現物品替代者再給予第二次協助(以對抗平衡法隨機調整先口語提示或視覺提示之受試)。
游戲類別 目標行為 指導語
游戲一 用大圓柱體替代奶瓶喂娃娃喝奶 1.(口語指令)(指著娃娃和積木)「這兩個玩具你會怎么玩?玩給我看!」
2.(視覺提示)(展示娃娃喝牛奶圖片)「你可以像這樣玩嗎?」
3.(口語提示)「你可以假裝喂娃娃喝奶嗎?」
游戲二 用白色樂高片替代手帕擦娃娃眼淚 1.(口語指令)(指著流眼淚的娃娃和白色塑料片)「娃娃哭了,你會怎么玩?玩給我看!」
2.(視覺提示)(展示用手帕擦娃娃眼淚圖)「你可以像這樣玩嗎?」
3.(口語提示)「你可以假裝擦娃娃眼淚嗎?」
游戲三 用兩塊大積木替代床讓娃娃睡 1.(口語指令)「這里有三個玩具,你會怎么玩?」
2.(視覺提示)(展示娃娃睡在小床上的圖片)「你可以像這樣玩嗎?」
3.(口語提示)「你可以假裝做個床給娃娃睡嗎?」
游戲四 用兩塊小樂高片代替碗匙喂娃娃吃飯 1.(口語指令)「這里有三個玩具,你會怎么玩?」
2.(視覺提示)(展示娃娃吃飯的圖片)「你可以這樣玩嗎?」
3.(口語提示)「你可以假裝喂娃娃吃飯嗎?」
(三)資料整理及統計分析(90.5~90.6)
所有實驗結束,先由評分者根據錄
影帶進行實驗結果之登錄,再由研究者進行資料整理及統計分析,并抽取每組各十名樣本之錄像帶由未參與本研究之特殊教育研究所研究生進行評量者間信度考驗。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