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2008年11月于北京
前言:
從3歲半開始學習繪畫,后來又學習舞蹈、音樂、詩歌與戲劇、手工與雕塑,在這些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比較各種藝術對人類身心精神的作用,在14歲時寫下《為什么會有門派之爭》的散文:既然每種藝術形式都有其優勢,為什么不能合作呢?合作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藝術在我身心成長過程中體現了他非凡的功用,伴我走過各種難關。
經過了從1987年到2000年共13年的研究與應用。我將中醫與藝術融合研究,形成了多維樂舞,用創造藝術的原理,調理治療身心精神問題。
成長在中華醫道、藝道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寬容的、自然而然的生命之道召喚著我。
2002年,我開始了用多維樂舞為特殊人士調理治療的工作,他們的境況讓人堪憂。弱勢中的弱勢即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士,他們應該“能夠有機會為自身利益并為充實社會,發展和利用自己的創造、藝術和智力潛力”,他們應該“獲得各種居家、住所和其他社區支助服務,包括必要的個人援助,以便在社區生活和融入社區,避免同社區隔絕或隔離”。(摘自《殘疾人國際公約》)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公平的認知,與平等的權力,而不是憐憫。
孤獨癥,一種交流障礙疾病,被中國列為精神障礙類;被百姓認為是精神癌癥。很難完全康復。他們有機會進入社會生活嗎?是改變他們?還是改變社會?
也許這真是對人類智慧發展的挑戰,實際上我們先要面對的不僅是“知識和悟性哪一個更重要?”,還有“如何讓孤獨癥學會社會生存能力,如何讓社會更寬容?”
多維樂舞以她特有的融合開放式、社會參與的康復治療方法,為孤獨癥康復開了一條新路。
一、孤獨癥診斷與康復現狀
(一)中西方對孤獨癥的看法:
1、孤獨癥是西方醫學命名的病癥,癥狀因人而異,一些病例還伴有基因損傷。復雜的病因,提高了診斷、康復、治療的難度,康復過程和方法沒有一定之規。一般認為,孤獨癥癥狀表現在三個方面:
● 語言發育遲緩 ●意識發育遲緩甚至混亂 ●人際交往與溝通障礙,行為怪異
(二)從中醫看孤獨癥:
1、中醫孤獨癥患者癥狀對應的是中醫“五遲”。五遲包括“行遲”“立遲”“齒遲”“發遲”“語遲”?!洞呵锞曉吩?/SPAN>“腦為合在也,人精在腦”腦為髓海,可見髓海不足可引起人腦發育不良而致聰慧不足。隋.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亦有“齒不生候”、“數歲不能行候”。“頭發不生候”、“四五歲不能語候”等病別。
2、孤獨癥癥狀的藏府及五行原理(簡):五藏為“心肝脾肺腎”,和精神狀態‘神魂意魄志’相對應,從外在的行為問題、語言問題、身體問題都可以了解到藏府的內因。所以,治療時就容易找到發病的根源,來辨證施治。
二、孤獨癥康復現狀:
1、孤獨癥康復治療現狀:精神障礙很難恢復。孤獨癥在中國被列為精神障礙,現有的康復方式有ABA、感統、行為干預、結構化、rdi、心理干預、作業康復、語言治療、圖片交換系統等等,但依然被稱為無法完全恢復的病癥。
孤獨癥患者人數在快速增加,他們的成長和康復,越來越多的被人關注。因為他們的行為怪異,不與人交流,讓教育過程變得極為困難。
2、目前孤獨癥的康復有幾種模式:醫學模式、教育模式、社會心理學模式、康復模式。
3、在歐美一些國家,表達性藝術治療理念用于沙盤、繪畫、音樂、戲劇等治療方式。開始進軍孤獨癥等特殊人群康復治療應用領域。他們都不以教授技術為目標,而是借創造性藝術治療的原理來開啟孤獨癥患者悟性之門,讓他們快樂生活,并挖掘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潛能。還有游泳、騎馬和其他運動治療、電腦游戲治療等等。地板時光是有創造理念的游戲訓練方法。
三、多維樂舞治療遵循自然發展之道——將醫道與藝道的完美融合:
多維樂舞綜合了舞動、繪畫、音樂、詩歌與戲劇、手工雕塑等多種形式的治療方法。并且,針對的范圍從身體到精神多種維度的問題。在多維樂舞的過程中,突出顯現了從一個目標開始,多種手段,綜合調治的特點。感、知、覺、悟修煉的同時,解決身心與精神問題。
孤獨癥所需要的康復目標,通過多維樂舞調理治療可以達到,其中包括:溝通與表達、情緒與認知 、社交能力、自我認知、以及一些身體功能性的問題。
四、多維樂舞治未病,對孤獨癥的康復有特殊意義:
孤獨癥現在很難確定病因。這樣,‘對于尚無確切病因的個案’用‘意’的方法,就更容易將埋藏較深的問題引出并解決。
藝道亦屬于生命之道,亦通于自然與社會之道。藝道與醫道是相通的。醫有八大境界,藝亦有八大境界?!搬t者意也”。醫有醫道、醫德、醫術、醫理、醫智、醫思、醫學、醫技。藝亦有藝道、藝德、藝術、藝理、藝智、藝思、藝學、藝技。(選自傅景華《中華醫道與創造藝術治療》)
孤獨癥是意識問題,或者說屬于‘腦病’。多維樂舞研究的方法,將意識的發展和藝術行為相關聯,更容易接近孤獨癥的問題所在。
中國很多有關樂舞理論的書籍,解釋了人的德行至善和演化過程。如《樂記》中寫到‘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后治其飾。。。是故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聽過。’ 這里說“象”是可以通過樂來調動的,人們可以通過樂舞的修煉調節藏府功能,而且可以修煉德行。
多維樂舞遵循中華醫道與藝道,研究五行、藏象、經絡、樂舞、太極、易經等理論,這些理論昭示著人與自然的發展規律,揭示了個人與社會的發展規律。遵循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六大類治法‘藥、針、灸、導引、按蹺、砧術’。既有診斷作用,也有治療作用,又因其對悟性及潛意識的作用,可以達到治未病的效果?!饵S帝內經》有語:上工治未病。治未病,治在病發之前,意即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通過融合藝術治療,讓社會也真正的理解這些特殊需要人群,從根本上改變產生歧視和傷害的社會問題、預防出生問題、和療育問題的發生。
1)多維樂舞開啟悟性,保存患者的天賦:
以中醫和樂舞理論為基礎。為孤獨癥康復所提供的是發展悟性、以意識和精神發展為重點的系統方法。多維樂舞可以說是在‘寫意’中進行,臨床實踐經驗表明,這種方法極具創造性,不拘一格,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這種發展是按照患者的本質及能力推進的,避免二次傷害,讓患者自然而然的提升各種能力。
2)多維樂舞認為“教書育人需要先修復身心問題”,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
多維樂舞認為“教書育人需要先修復身心問題”,除了康復治療模式,我們會按照孤獨癥的天賦和治療目標來設計發展性教育內容,擯棄固定模式的廣泛性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
3)融合藝術治療增加公眾認知,來得到更廣泛的社會力量支持:
我們還設計了展覽、融合藝術、演出。吸納更多專業志愿者的參與,借助藝術的社會化功能,使社會支持系統更容易介入和理解。
●融合藝術:
使普通人和殘障人士在一個特定的行為活動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創造藝術活動形式??梢允羌兯囆g形式,也可以在治療師的導引下成為治療活動。
●融合教育:
讓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兒童在一起學習,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為一體。
五、多維樂舞的理論研究讓孤獨癥康復研究更有希望——多維樂舞這樣理解“善”:
我們做康復治療的目標是去掉患者的不良癥狀。那么,就有一些標準。善,是我們的古語,而這個善,有三層意思:
·動詞性—完善、向善;
·形容詞、副詞性—善的,好的,善良的;
·名詞性—好的現象和事物;
所以,善真正的副詞含義是‘更好’,作為治療師要能力掌握這個分寸,尤其是在患者家屬的溝通工作中,更客觀的描述和解釋治療效果和現有的癥狀,有非常的現實意義,只有家長和社會都來關注,并共同努力,求“善”才能更有效的支持孤獨癥康復工作。
六、多維樂舞調理治療形式,讓孤獨癥康復內容更完整
A 組 個訓:解決聽覺、語言、創造力、情緒、潛能、靈感、親子關系、身心能力、藏府平衡、
知性、心性、個性調理、互動交流溝通、身體平衡、身份感等問題。
B 組 集體:文化與科學,人際交流訓練(個體/集體),由基礎教育、社工、護理人員帶領,完
成基本教育、游戲、參與社會活動等工作。
C 組 互動: 游戲、社會交流、融合藝術活動;使用動物醫生,學習照顧能力,建立自信,消除交流恐懼和依賴感;融合訓練:與不同類別的藝術家融合創作。
D 組 家庭訓練:家庭親子、家庭成員參與訓練,幫助家長調整心態,和行為以適應孩子各階段的發展,由家長和孩子一起訓練,增加與孩子之間的了解,和日常能力建設中的處理能力。
E 組 職業訓練: 由孩子給出發展愿望,治療專家經過分析,提供個訓、家庭、社會機構的協調幫助,讓他真正走向社會。
七、多維樂舞調理治療內容,因其綜合性和非語言性而更適合孤獨癥的康復
調理活動和家庭作業完全根據康復目標來設計。所用的方法和程序有可能包括:
舞蹈和動作、點穴與推拿、調息與調神、發聲與語言、色彩與材料、放松與游戲、文化與科學、靈感與創造、交流與互動。
孤獨癥康復需要什么樣支持?
融合教育、融合藝術取代特殊教育、特殊藝術,是世界潮流,是大趨勢。盡可能的創造機會讓殘障人士融入社會生活中,創造一個更加包容更加平等的社會生活圖景,這就是融合。
孤獨癥康復需要融合,需要來自各方面資源的融合,各方面專業的融合,以及社會各方面支持的融合。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