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把妻子當帽子》 奧利弗·薩克斯著 中信出版社
【醫生文學】
□書評人 杜慶春
活著的每一天,存在感越來越清楚,或者說這種存在感是成長的年輪,那就是你開始越發清楚地知道自己身體的痛苦和心理的載重。這時候,總是想到那些面對大量的疾病之軀和疾病之靈魂的好醫生。美國神經病學專家奧利弗·薩克斯的《錯把妻子當帽子》,是我想讀并愿意和別人聊起的一本書。
《錯把妻子當帽子》看似都是關于病和病人的記錄,以及作者關于病和病人的思考,但是對于一個很普通的讀者,我也不愿意把它看成帶有寓言性質的精神啟迪之書。對我而言,這本書是教我這個健康人如何和疾病相伴度日的書籍。
這里談到一個很好的觀念,“我們曾經說過,‘缺陷’是神經病學最喜歡用的字眼,事實上,任何功能失調都能用這個詞來形容。如果情況相反———比如功能亢奮———又會怎樣呢?”我們所謂健康的人,肯定也有缺陷,只不過還不影響正常生活或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其實,一個人的周全和成熟,大概就是要以一種與疾病相伴的心情,不斷面對自身,讓自己的缺陷獲得補益,讓自己的亢奮獲得某種警戒和調控。
奧利弗·薩克斯在這本書里,最后的一個部分是寫“心智簡單者的世界”。其中,很大篇幅是討論自閉癥。自閉癥患者總有一些天才的部分,比如記憶能力。新聞報道過一個英國畫家,乘坐飛機在一個城市巡視一圈后,就能夠畫出這個城市精確的全景圖。薩克斯在這本書里寫的河西也是一位在視覺記憶和表達上有特長的自閉癥患者。其實,自閉癥在這個意義上就是因為其缺陷而使得他和這個世界的某種聯系能力獲得了一種亢奮的發展。
自閉癥者被人認為是“孤島”,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在某個時刻壓抑自己習慣的思路,去尋找一種新的和社會的關聯。一個人如果安然地沉溺在自己和社會的某種關系中,其實不也遮蔽了更為闊大的可能嗎?
在此,我想起這本書里提到的“本體感受”,這個是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之外的“第六感”,這種感受讓我們能夠知道我們的身體是我們自己的身體,讓我們的靈魂能夠管理我們的身體。在我們沒有喪失“本體感受”之前,這個“感受”幾乎是不被尊重的,我們把擁有自己的身體看成毫無爭議的事情。
我們的靈魂居住于我們的身體。也許正是這樣,我們對于自己如果可以靈肉分離有著一種幼稚的渴望,對于靈肉沖突的煎熬有著一種厭惡和憎恨。我很想看到在倫敦現代藝術劇院根據這本書改編的同名歌劇。我想,這本書促發那個創作者的靈感一定是一個健康人關于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的思考。因為疾病時刻眷顧著我們的軀體和靈魂,我們每一個無須看神經病醫生或精神病醫生的人,其實都應該成為和疾病相伴的人。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