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與免疫學因素可能是孤獨癥致病原因之一。病毒可能潛伏在中樞神經系統內,把其DNA整合到宿主的DNA上,翻譯出異常蛋白質,作為異體抗原,它們可能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免疫應答。一方面病毒可能損害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功能;另一方面.機體的免疫系統缺陷增加了病毒感染的機會,對病毒進行應答,作為免疫應答主要成分的淋巴細胞就會產生反應,其中可能會出現形態異常的細胞或增生活躍的細胞。免疫系統在病毒的刺激下,通過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中介系統引起各種激素和神經肽的分泌,調節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通過它們的相互調節和相互制約,可維持內環境的穩定。某些情況下,如在子宮內或嬰幼兒期感染病毒引起大腦損傷,使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障礙,則神經一內分泌一免疫之間的協調性破壞,造成內環境失衡,會產生神經發育異常甚至精神癥狀。
有關孤獨癥病毒免疫學研究國外始于20世紀70~80年代,近幾年有所發展。目前盛行的假說有病毒持續性感染學說和自身免疫學說。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