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這個詞對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很多兒童教育機構都會宣傳自己有“感統”課,不熟悉也許是各位家長認為“感統”是對于正常孩子“錦上添花”的提高課程。
如果孤獨癥兒童的家長,是這種方法,那么,請務必仔細看一下這篇文章。
所謂“感統”,說白了就是“感覺統一”,也就是“身心合一”。簡單說,就是“腦子里面想什么,身體就準確的做什么”。所謂“感統訓練”,其實就是身體素質的運動課程。當然,這個“運動”是相當廣義的。
作為孤獨癥兒童,“感統訓練”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我這么說一點不夸張。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在用ABA的方法康復我的孩子,但是感統我也一直在用,因為,這是ABA的強力補充!
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是否常常發出怪聲,做出重復無意義的動作?如果ABA反復強化,都無法去除這些問題行為,那么,孩子極有可能是“感統失調”,也就是說,他的身體所為其實是不受大腦控制的。
有家長可能會說:那我趕緊給孩子報一個感統課程!拋去市面上專業的感統課程收費昂貴以外,我還想給家長們潑些冷水:如果您的孩子模仿、理解能力都還沒達到一定的程度,也許效果并不理想。
我說過了,“感統”是作為ABA的補充。換言之,能不能做感統,還要取決于有沒有ABA訓練的一定成果作為支撐。最起碼的,孩子的應名注視、模仿、聽指令等一系列的技能必須要掌握。(關于這些,我之前的文章都提及過如何訓練,請大家自行翻閱,例如應名注視,孤獨癥兒童最應掌握,家長卻最易犯錯?。?/p>
事實上,感統訓練課程的昂貴,在于設備設施的豐富所帶來的成本,對于孤獨癥兒童早期感統訓練,我們完全可以簡單的道具和方式去完成。今后的幾天,我將對我的孩子所做過的感統訓練做一個梳理,分享給大家。
現在先分享一個極易操作的“感統訓練”——拋接球。
拋接球,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接球,拋球。我們只需要1米見方的空間,和一個球就可以完成這個訓練。該訓練能夠強化孤獨癥兒童的眼神跟隨,指令聽從,四肢協調能力,簡單易操作。
首先訓練“接球”:
1、呼喚孩子的名字,要求孩子注視自己的眼睛;
2、拿出球,并做一定的移動,要求孩子眼神跟隨球;
3、將球輕輕拋給孩子,并要求孩子接住。
這里的第3條,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們可以先讓父母去示范。在與孩子進行訓練時,可以有人輔助孩子,提前讓孩子伸出雙手,做好接球的準備。
然后訓練“拋球”,原理與上面一致。相比之下,“拋球”比“接球”難度大很多,在前期,我們不要求孩子拋的準確,漂亮,能夠拋出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開始建立這種訓練關系,孩子初次能夠成功完成的時候,一定要給予強化物獎勵,但是,當孩子能夠基本完成此項目時,我們不但要增加項目次數,并且中途是不能夠給予強化物的,這是考慮到首先訓練必須是持續的,才能增強身體的記憶,第二通常強化物是食物,孩子在進食時訓練會可能發生意外。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