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幾乎所有兒童自閉癥康復中心,都會選擇ABA應用行為分析法作為主要的自閉癥治療方法。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了解ABAi訓練如何實施,我 們為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實操流程。
當我們教給自閉癥孩子一個技能時,分三步走:
1、指令discriminative stimulus,
2、等待孩子的行resPonse,
3、反饋feedback.
如果孩子做對了,有三種可能的反饋:
1、孩子在沒有協助的情況下正確了最強程度的獎勵:微笑,語言贊美(真棒,做得好,太好了),物質獎勵
2、孩子在第一-次協助時正確了次強程度的獎勵:微笑,語言贊美(真棒,做得好)
3、孩子在第二次協助時正確了
流程如下
第一次試驗:首先,我們發出第一-次指令 ,是沒有任何協助的。然后,我們等待自閉癥孩子的反應:孩子反應正確,我們給予最強獎勵來強化, 記錄為0;孩子反應錯誤,我們就用平靜、適中的語調說“不對哦/錯了哦/不是這個”,記錄為X。
第二次試驗:首先,我們發出第二次指令,伴隨著弱協助。然后,等待孩子反應:孩子反應正確,給予次級獎勵強化,紀錄為P;孩子反應錯 誤,我們就用平靜、適中的語調說“再試一次不是哦” ,記錄為P。
第三次試驗:首先,我們發出第三次指令,伴隨強協助。然后,等待孩子反應。孩子反應正確,給予最弱獎勵強化,記錄為P。 對于接受性物品,自閉癥孩子只可能反應正確,因為我們用了完全身體協助,比如拿起孩子手放在正確的卡片上,拿起孩子的手指向他的眼睛/鼻子嘴巴。
對于表達性物品,在我們說了正確答案(強協助)之后,孩子還是無法給出正確答案,那么孩子有可能:注意力不集中發音困難/其他原因。我們要看看是哪個原因造成的。
在記錄數據方面,如果-發出指令時有協助,無論結果如何都記錄為P。只有在第一-次發出指令,沒有任何協助時,才可以記錄成O(正確) , 或者X (錯誤)。
在X之后,-定要再次發出指令并伴隨協助,所以本子.上如果有X,下一個一定是P??赡苁荴P(錯誤,弱協助),可能是XPP (錯誤,弱協助,強協助)。如果是xO,那么就知道老師漏掉了第二次指令的協助。記錄數據最大好處不只是看看自閉癥孩子的進步,還知道老師教的規不規范。
有關ABA訓練的實操流程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有需要的家長可以結合這些進行詳細操作-下,結合自閉癥孩子的表現,看看這個自閉癥治療方 法是否適合孩子。如果不適合的話,可以調整和更換。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