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海豚、白鯨、狗狗甚至昆蟲為人類治病,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嘗試,有些已專門形成了一個特色門診。如用蜜蜂的尾刺治療風濕病,通過蟄、刺不同穴位,同時分泌麻痹類物質,達到去寒、去邪的目的,在非洲許多國家流行。廣西南寧動物園利用海豚為腦癱患者治療,效果良好。不少沉默寡言的小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變得手舞足蹈起來。
聲波療法
效果最明顯的還是長風海洋世界2頭俄羅斯白鯨對自閉癥患兒的診療。據海洋世界發展部小蔡介紹,雖然現在有效率不到20%,可已經使30多位患兒開始“多嘴多舌”。白鯨先天沒有聲帶,主要依靠鼻腔共振發出2000至1萬赫茲的高頻聲波,可刺激患兒腦部神經,使人變得興奮、好動和多語,久而久之促其開朗,樂于與人交流。小蔡曾向神經科醫生求證,類似聲波治療其實各大醫院都有,對精神疾患確有療效,用動物治療則比較鮮見。由于動物的外形、肢體動作和所處環境與醫院截然不同,所取得的效果更樂觀。
舔吻取悅
聯合國慈善機構每年要派出一批訓練有素的狗狗充當醫生,到世界各地為孤老以及絕癥、憂郁癥、自閉癥患者巡回治療。金毛、拉布拉多等狗狗用搖頭擺尾、撒嬌撒歡、舔吻擁抱、直立行走等動作來逗引取悅患者,使他們暫時忘卻病痛的折磨。
時下,社區不少老人通過飼養貓、狗來排遣內心的孤獨。甘泉新村胡阿姨曾患憂郁癥。3年前,她養了一條貴賓犬,會為她叼鞋,推門;每次她去醫院看病,狗狗總守候在門口直至歸來。在心理醫生建議下,她每天自言自語地跟狗狗交流,成了另一種治療手段。如今,3年沒有復發的胡阿姨性格開朗。
蟲不離身
記者在萬商、曹安、嵐林花鳥市場采訪,不時聽到兜售鳴叫類昆蟲的小販在吆喝:“大黃蛉、油葫蘆4元一只,可以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的?!辈馨不ɑ苁袌龅南x蟲玩家陳先生說得頭頭是道:萬籟俱寂,秋蟲唧唧,能讓人感覺平和、舒緩和安寧。如果將一兩尾鳴蟲置于床榻,持續不斷、有節奏的悅耳鳴叫所產生的聲波,對人有催眠作用,有助于心臟病人的安然入眠,這與人看電視、聽收音機容易入睡是一個道理。陳先生坦言,自己曾是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依靠8年的蟲鳴終于得到康復。秋天,他蟲不離身。
翹首以待
今天,動物可以治療人類一些特定疾病之說,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明。在上海的不少醫院,醫生對一批心理精神疾患的人,也往往有“多親近小動物”的醫囑。
那么何時讓白鯨大夫、狗狗醫生、蟲蟲護士們能作為慈善機構、公益性服務組織、醫療單位的志愿者上崗?人們翹首以待。
本報記者 郭劍烽 本報通訊員 范小鋒 蔡旭東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