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上報道了重慶一家民辦幼兒園使用所謂“厭惡療法”治療自閉癥患者的事件以后,很多人都在問什么是“厭惡療法”?“厭惡療法”是否適用于自閉癥?
厭惡療法屬于心理學的治療范疇,他常用于治療酒癖、性行為變態和有強迫意識的病癥,對于有著發展性行為障礙的自閉癥兒童而言,打手心、反咬,甚至讓大孩子故意逗引、欺負小孩子,再反咬,撞墻,吊樹上等多種行為都不適用于自閉癥兒童,而且這種暴力的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閉癥孩子的行為問題,只是暴力強制的短期變化,將會影響孩子長遠的發展,給孩子帶來更大的不可逆轉的心理創傷,埋下悲劇的種子。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這種變相的打著心理治療幌子的暴力療法在一些家長那里卻得到了肯定,甚至有的家長認為,只要能治愈孩子,啥方法都行,什么方法都愿意嘗試,這是一種什么心態在作怪呢?
自閉癥治療的創新路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在不了解自閉癥的病因、沒有特效治療方法的情況下,自閉癥的治療一直處于一個盲目且緩慢的發展階段,家長們盲目跟風、病急亂投醫的做法正給了一些人可趁之機,在一直用”創新“偽裝的套子里面,耽誤了自閉癥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當然自閉癥治療方法要進步確實需要人們的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可是這種創新就真的可以任意而為嗎?所謂的”厭惡療法“是在不尊重自閉自然規律、不尊重孩子和傷害孩子的前提下進行的,不僅傷害了自閉癥孩子,也觸犯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任何人都不能以教育創新的名義侵犯包括自閉癥兒童在內的所有兒童的權利,更不能以任何形式對兒童造成人身傷害。
自閉癥治療的創新路注定是一條不好走的道路,但是只要尊重自然、尊重孩子,以孩子的發展為首要目標,我想任何一個方法都能讓自閉癥孩子有所進步。所以,面對自閉癥兒童時,我們的家長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特效,所謂的創新,而且都需要學習科學的、專業的康復教育手段,以自閉癥兒童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無論是在訓練中還是生活中,都用正確的、自然的方法引導自閉癥孩子,讓孩子在無形中得到訓練和強化,才能真正的幫助我們的孩子走出自閉。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