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廣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兒童各種智力的表現特點,較好地了解兒童各種潛能并使其得到盡可能大的發展,特制定多元智力評估核查量表。該量表不是為了測試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孩子將來可能有杰出表現的性向,從而進行適當的教育。
華德·加德納在他的力作《心智的結構》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智力開發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每個人有7種智力。這7種智力在人的身上不同程度組合,構成了他(她)的智力特點,并以獨特的表現方式存在。他有他的優勢智力領域,當然也有弱勢智力領域。而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人們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樣的。
他還指出: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以及在該領域中擅長的一種或幾種才能。
有的孩子表現出空間天分,他們的視覺似乎特別發達,喜歡把事物視覺化,即把文字或語音信息轉變為圖畫或三維形象,可能在繪畫、攝 影、建筑或服裝設計、造型藝術等方面表現出興趣和特長。
有的孩子表現出音樂天分,他們的聽覺特別發達,很小就表現出對音準和聲音變化的高度敏感,并能迅速而準確地模仿聲調、節奏和旋律。
有的孩子表現出身體運動天分,他們能很好地協調肌肉運動,體態和舉止優美而恰當,他們通常在體育運動、戲劇、機械和其他操作工作中有杰出表現,很容易成為運動員、舞蹈家、機械師和外科醫生。
有的孩子很有邏輯——數學天分,他們喜歡并擅長計數、運算,思維很有條理,經常向家長或老師提問題,追問為什么,并愿意通過閱讀或動手實驗尋找答案。如果他們的好奇心能得以滿足,那么他們很可能在理科學習和研究上取得好成績。
有的孩子很有語言天分,他們說話早,對語音、文字的意思很有興趣,喜歡聽故事、講故事,喜歡繞口令和猜謎語等語言游戲,喜歡讀書和聽別人讀書,他們很可能成為成功的作家。
有的孩子擅長人際交往,他們比較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能夠和各類人相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經常充當團體的領袖人物,他們比較容易在政治、教育、管理或社會活動等領域取得成功。
有的孩子善于了解自身的能力和情感,他們喜歡獨立工作,善于反省自己。
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言語——語言智力、交往——人際智力、自知——自省智力,這7 種智力,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只是其組合和發揮程度不同。這7 種智力不存在哪一種重要。它們在個體的智力結構中都占有重要位置,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就如同我們無法用一個適用于任何人的統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
多元智力開發啟發我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兒童中不存在聰明孩子和笨孩子,所有孩子都是具有自己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需要成年人,特別是父母探索的是孩子在哪些方面聰明和怎樣使他(她)更聰明的問題。
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偏重于重視言語——語言智慧和邏輯——數理智慧。學校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還是講授,這種教學方式是讀書、背書、回答問題和書寫答案??荚囃捎脝我坏募埞P測驗形式,也是側重對邏輯——數理智慧和言語——語言智慧的發揮和考察。對學生的智力水平測量也是側重于邏輯數理和語言智慧方面(以智商IQ為指標)。
這種傳統的教學與評價體系對那些具有其他5種智力優勢領域的孩子是很不公平的。特別是喜歡自己動手操作、靠實踐活動獲取信息、喜歡追問為什么、需要和同學交流才能理解講課內容的孩子,他們所擅長的學習方式得不到學?;蚪處煹目隙ê凸膭?;他們可能被子老師或同學視為不守紀律的、多動的或笨拙的學生;他們可能在單一形式的考試中屢次遭遇失敗。長此以往,他們擅長的智力因得不到適當的培養而僵滯、萎縮,這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一、 語言智力(是否):
1、 寫作能力高于同齡兒童;
、 善于編寫難以置信的故事或善于講故事和笑話;
3、 善于記人名、地點、日期或一些瑣事;
4、 喜歡文字游戲;
、 喜歡看書;
6、 書寫正確(若是學前兒童,拼寫能力高于同齡兒童);
7、 喜歡順口溜、雙關語、繞口令等語言游戲;
8、 喜歡聽口述語言(如故事、廣播、故事錄音帶等);
9、 在同齡兒童中詞匯豐富;
10、 與人交際時,善于言語。
二、 邏輯——數學智力(是否):
1、 對于如何做事會問很多問題;
2、 快速心算(若是兒童,喜歡數學概念高于同齡兒童);
3、 喜歡數學課(若是兒童,喜歡數學及其他與數學有關的課程或事物);
4、 對電腦計算游戲感興趣(如沒接觸過電腦,喜歡其他數學或算術游戲);
5、 喜歡象棋或其他策略游戲;
6、 喜歡邏輯難題或智力難題(若是學前兒童,喜歡聽像《愛麗絲漫游仙境》之類的故事);
7、 喜歡把事物分類或分等;
、 喜歡做高度思考過程的實驗;
9、 思考方式比同齡兒童更抽象化、概念化;
、 比同齡兒童對因果關系有更有概念。
三、 空間智力(是否):
1、 可以說出清楚的視覺表象;
、 閱讀地圖、圖表比文字容易(學前兒童則喜歡看);
3、 比同齡兒童更喜歡想入非非;
4、 喜歡藝術活動;
5、 比同齡兒童畫圖畫得好;
、 喜歡看電影、幻燈片或其他視覺上的表演;
7、 喜歡拼圖、走迷宮或類似的游戲;
8、 制作有趣的立體模型;
9、 閱讀時從圖畫而不是文字中獲得更多的信息;
10、 愛在書本、紙張或其他東西上涂畫;
四、 運動——操作智力(是否):
1、擅長一些或多種體育運動(學前兒童超過同齡兒童);
2、如長時間坐在一起會扭動、敲打或煩躁不安;
3、善于模仿他人的動作、言談舉止等;
4、喜歡拆解,然后再組裝物品;
5、喜歡觸摸所見的事物;
6、喜歡跑、跳、摔跤或類似的活動(如年齡稍大、會有所節制,而表現出像拍打朋友,跑進教室、翻跳椅子等動作);
7、表現出手工技能(如木工、縫紉、機械等),或其他方面動作協調性好;
8、戲劇性地表達自己;
9、思考與工作時傳達出不同的肢體感覺;
10、喜歡黏土或其他用手觸摸的經歷(如手指畫等)。
五、 音樂智力(是否):
1、 音樂走調或出錯時會告訴你;
2、 記得歌曲的旋律;
3、 嗓音好;
4、 彈奏一種樂器或參加合唱團(若是學前兒童,喜歡玩打擊樂器或參加合唱團);
5、 講話或動作時很有節奏感;
6、 無意識地自己哼唱;
7、 做事時在桌上打節拍;
、 對外界嗓音很敏感;
9、 喜歡聽音樂;
10、 唱課外學來的歌曲。
六、 人際智力(是否):
1、 愛與同伴交流;
2、 似乎是天生的領袖;
3、 給有的朋友建議;
4、 在校外似乎很聰明;
5、 是俱樂部、委員會或其他組織的成員(若是學前兒童,經常是群體的一部分):
6、 喜歡非正式地教導基他孩子;
7、 喜歡與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戲;
8、 有兩三個好朋友;
9、 關心他人;
10、 他人愿讓其陪伴。
七、 內省智力(是否):
1、獨立性好,意志堅強;
2、清楚了解自己的優點;
3、可以獨處玩?;驅W習;
4、生活和學習方式與眾不同;
5、不善談自己的興趣愛好;
6、自我目標明確;
7、喜歡獨立工作而不是合作;
8、準確表達自己的感覺;
9、能從生活的成功或失敗中學習;
10、高度的自尊。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
家長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