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下頜運動障礙 _Ihhn:]
G^[7Oj
若患者有構音清晰度的問題、構音音位發育遲緩、構音障礙、口部運動功能失調等,下頜運動可能有以下一種或幾種偏離模式: ll3qIhCR&
1. 運動受限 w>WL2{u
在兒童發育早期,下頜運動較多,從而刺激舌和唇的運動。這是口部運動發育中的第一步。當患者下頜運動受限時,運動不充分,發不出準確的言語聲,嘴也張不大,牙關咬不緊,也不能產生有力的咬和咀嚼動作,也不能向側移動、前突、后縮、旋轉。需要通過治療來增加下頜運動幅度。 r*+/`xb
G?q_oM\v
2. 上下運動過度 5D;Y+O?K|
下頜過度上下運動表明口部運動發育延遲,大運動過多。如下頜運動幅度大,則舌和唇運動發育也將延遲。當下頜靈活性太大時,需要用治療手段增加其穩定性。 N+3fU}4
Hhd*K(x
3. 側偏運動過度 ;v !uW&0
在說話時下頜過度側偏可能與肌張力異常有關。當肌張力低下時,下頜太松,偏向側方。在此種情況下,需要直接治療增加肌張力,將下頜穩定在中線。當肌張力太高時,下頜拉向張力高的一邊。此時,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下頜肌張力,增加它的靈活性,將下頜穩定在中線。 ~wd]jI=!
Q>/=tu+G@
4. 前突過度 i4g]C34;
下頜前突被定義為下頜向前運動,下門牙置于上門牙的前面。下頜前突將牽拉舌也向前,導致發音為上門牙咬舌模式。不過,這不是齒間咬舌,也不是舌的問題,而是下頜的問題。下頜前突需要認真診斷,要與結構問題區別開來。結構問題可以通過醫療或矯形來解決。屬于口部運動障礙的下頜前突必須以正確的位置來治療,以便穩定下頜運動。 0Pnv/&}
e ]C;_57!
5. 后縮過度 /PJ|d5
下頜后縮表明口部感知覺過度敏感,是屬于下頜、嘴唇、舌和頭后縮模式的一部分。肌張力問題是主要的原因。治療目的為:(1)口部觸覺感知正?;?;(2)肌張力正?;?;(3)抑制上肢異常運動模式;(4)促進正常下頜運動模式的建立。 2]a: 6?#Pd
ESEb8}M
6. 下頜急動 a, fe7D
下頜急動表明運動分級較差,它指下頜突然運動而不是緩緩運動,這是肌張力引起的。治療目的為:(1)使口腔肌張力正?;?;(2)學會小幅度運動下頜;(3)使下頜運動更有節奏,更平穩。 e#O&c (}
C >C`Pp
7. 綜合性下頜運動偏離 :h*p3fV,n
有言語障礙的人可能合并以上提到的任何幾種問題,治療當選綜合治療方法。 HCZpOPY
m b15/Us
xR3U(
第二節 下頜運動障礙的治療 uk*k<sM
bEFb2IaG
下頜促進治療是下頜運動障礙的主要治療方法。它包括下頜控制法,下頜抵抗法,咀嚼法和咬住物體法??捎脕恚?1)增強下頜是口腔一部分的感知覺;(2)增強下頜運動幅度及其靈活性;(3)提高下頜穩定性;(4)提高咬和咀嚼的力量;(5)提高下頜運動的耐久性;(6)為言語發育培養精細的分級運動模式。 /aJsi6
gbgTpJb"
一.下頜控制法 >Pz.$C{
F`*[J-bf
下頜控制法能用來培養口部感知覺,提高下頜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協助技術(hands-on)常用來活動下頜、抑制下頜的過度運動、抑制下頜不適當的運動等。通過促進治療來提高下頜的控制力,為患者學習唇和舌的高級運動奠定基礎。自助技術(hand-off)常用來讓患者自己學會下頜的運動。 s5J-Km
根據所用的技術,下頜控制可以:(1)增加重量;(2)提高下頜的感知覺,增加下頜的運動;(3)提高咬肌控制力;(4)提高下頜的外部穩定;(5)有助于減少下頜運動。 t276%&c:A(
1. 側向控制法 ' vfI$an
側向控制是一種協助技術,言語矯治師坐在患者的側面或后側面,手臂繞在患者頭后,緊拖住下頜,食指和中指伸成“2”的樣子。將中指放在患者的下巴下面(有助于保持下頜閉緊,舌內縮),食指放在下巴前面(有助于下頜張開和下唇運動)。手指應當伸展,不能僅用指尖,患者的頭靠在言語矯治師的上臂上。把頭和下頜稍向前抬,基本保持垂直位置。把下頜控制在穩定的位置,然后才可進行下頜運動治療。 ~J5EtA B>
Q Q"n'sx
2. 前位控制法 CZewsDH4
前位控制也是一種協助技術,言語矯治師坐在患者的前面,將大拇指尖放在下巴前面(幫下頜張開),食指彎曲放在下頜下面(幫下頜閉住)。把下頜控制在穩定的位置,然后才可進行下頜運動治療。 l)_FO<rF
1 HHYoa-
3. 自我控制法 epiLo)8 0
自我控制法是一種自助技術,患者托住自己的下頜并控制其運動。 pBRMvu
(1)手掌控制法 `J2+
將手掌置于下頜,掌根部放在下巴,手指尖放在顳下頜關節。此方法用來提高下頜的感知覺,增加下頜關節的靈活性。 ~n,F*@MHl
(2)指尖法 WR_.">c
手指尖放在顳下頜關節上,拇指尖置于下巴尖,用來控制并自動減少下頜運動。 ([;*N
k+NIu
二.下頜抵抗法 `3<xtWi
.AzGg>a ?
下頜抵抗法是用來提高下頜穩定性和靈活性的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它是用刺激物有目的地控制患者運動的必需方法。我們用下頜控制的姿勢,向下頜有目的、有意識運動的方向施加反作用力,以達到最佳的抵抗效果。抵抗并不意味著阻止,而是使其有意運動更加有力??稍谌魏畏较蚪o下頜運動施加反作用力,但抵抗下頜上下運動的反作用力對增加下頜穩定性具有最深遠的意義。 :MJ{s[j5rd
抵下頜運動可以:(1)給下頜增加重量;(2)增加下頜運動范圍;(3)增加下頜的感知覺;(4)增加咬肌的力量;(5)為復雜言語和進食等口部動作提高所需的耐受力。 t*.f)O
下頜抵抗法由以下三種方法所組成: f^y<Lb&(
1. 低位抵抗法 9!h;mj6<
這是一種協助技術,當患者下頜總處于低位時(嘴處于開位),為了抵抗下頜低位的異常姿勢,把手指按“前位控制”姿勢放好,用食指輕輕地、穩穩地把下頜向上方推。 06! ! +(S+
tR@ HG
2. 高位抵抗法 &e}~z.4
這是一種協助技術,當患者下頜總處于高位(嘴處于閉位)時,為了抵抗下頜高位的異常姿勢(嘴處于閉位),把手指按“前位控制”姿勢放好,用拇指輕輕地、穩穩地把下頜向下方推動。 Kg<pMM\e
&5#)C!e;
3. 交替抵抗法 JN\0 8I
這是一種協助技術。把低位抵抗法和高位抵抗法綜合起來,可以更好地促進下頜的交替運動。言語治療師只有在熟練掌握每一項技術后,才可以按交替運動的方式給予治療。連續使用這些技術,先用一種,再用另一種,隨著患者嘴張開和閉合程度的改善,可逐步加快速度。 jHFuMAH8L
,/zKzo9'.
三.咀嚼法 ]ex4h 1M
7Y(p,-v
咀嚼食物或適當的、有彈性的咀嚼玩具等是很有效的自助抵抗技術??捎脣雰旱哪パ榔?、乙烯基、橡皮管、玩具食物等。按軟硬特征將玩具或工具分類。若患者學會了咀嚼堅硬東西,則咬肌的力量就增強了。 c:/b{R#
E)|$V*%
四.咬住物體法 Yd]&gL
外部穩定是指讓身體的一部分支撐在另一部分或另一物體上的過程。咬住物體法可用來增加下頜的外部穩定。它是穩定下頜的簡便有效的方法,這是因為它能使下頜穩定在半開放位,患者能對下頜進行自我控制??赏ㄟ^兩邊臼齒同時咬住兩個物體、或一邊先咬,另一邊后咬來穩定下頜。 fBEX"9],B
1. 大物體 $y5X9<Yq
用臼齒咬一塊體積大一點的結實物體,可把嘴打開,從而可以穩定低位下頜。它對構音訓練很有效,同時是練習張大嘴唇和舌運動的極好位置??捎玫奈矬w有:嬰兒咀嚼器、結實的塑料食物、壓舌板、可以咬的大木塊等等。 M+[;J@UT
svfg1";!
2. 小物體 tSw$1'|#
用臼齒咬一塊狹窄的物體,可以維持嘴在半張開或更狹窄的位置,從而可以穩定高位下頜。它對構音訓練很有效,同時是練習關閉嘴唇和舌運動的極好位置??勺尰颊呦仍谝贿叺木数X上咬,然后再轉到另一邊??捎玫奈矬w有:壓舌板、各種大小不等的麥桿吸管、牙簽、咖啡攪拌棍、酒精攪拌棍、供咬用的木塊、結實的橡皮管、狹窄的橡皮管、小的咀嚼玩具等等。 )KDa S*
_Gtaiu
3. 杯子 EtAb[l
一般兩歲左右的兒童用杯子喝水時,就開始通過咬住杯子邊來穩定下頜。在進行構音游戲時,可通過咬空塑料杯子邊來練習。杯子可穩定下頜,也可對發出的聲音起放大作用??捎玫谋佑校汉人?、淺式杯子、漏斗、空蘋果醬杯、布丁、奶酪杯等等。 h~Sja(?p
/ kVGC0
4. 施壓、敲打、拉伸和振動 Md G,<u
通過施壓、敲打和振動等辦法可增加下頜的感知,增加其運動。它們可增加咬肌和顳肌的力量,增加下頜的運動范圍。根據使用技術方法的不同,將產生不同的效果。 {&2gwrg"
(1)對咬肌施壓 ueT`O@8
可通過深壓緊張的咬肌來放松肌肉,也可通過深壓松軟的咬肌增強肌力,尤其是在患者咀嚼或咬東西的同時,用指腹深壓每一塊咬肌。 %w'Y7NNj ?
(2)敲打咬肌 4fGhp(&
用指腹敲打松軟的咬肌可使肌力增強,同時要求患者做咬或咀嚼動作。 5oz~!o)
(3)拉伸咬肌 apvD ^(Z
為了增加肌張力,可將指腹放在咬肌,已相當快的速度小心地上下按摩咬肌,要求患者做咬的動作。 ))fz4gl
(4)振動咬肌 SBts$AhqVF
讓患者把電動振動器放在下頜骨的任意部位來增加下頜和咬肌的感知覺,同時可提高肌張力。要注意患者對振動器的反應,但鼓勵他們玩振動器。把住下頜,用手工振動器輕輕地、慢慢地振動咬肌,增加下頜的感知覺,把下頜看作獨立于頭的一部分。注意不要損壞顳頜關節。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