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博格癥兒童,在語言方面沒有問題,可以對答如流,甚至和他談話會覺得他像個小學者、小專家,因為他會對某一個話題或某一件事,因特別感興趣或研究得很透徹,而持續說個不停。這些話題和師長、大人談時,大人會配合他的話題,大都不會產生困擾,但他如果將這些話題和同儕說個不停時,就會引起反感,不想跟他說話;加上他不懂得別人的反應,仍會繼續說個不停,或是隔天又找同一個同學說同樣的事情,因此,在同儕互動上會產生問題?!?/P>
王大延教授提到,在社會互動方面,可以用社會性故事來教導亞斯博格癥兒童,我曾經碰到一個典型的亞斯博格癥兒童,他常常一回到家,不管媽媽在不在,也沒有諸如「媽媽,今天在學?!稹稹稹沟拈_場白,就自顧自一直講話。在學校,他一進辦公室時,也不會對著某位老師或走到要找的老師身旁,就徑自在辦公室內自由活動,自顧自的說話。針對他的這種狀況,我便做了一個社會性的故事,并用畫圖的方式,幫助他了解他原來的樣子,以及應該怎么做才對(如圖示),以清楚的提示,一步一步的教導他遇到狀況時應該有的正確做法和應該要說些什么?!?/P>
類似上述遇到狀況時,不懂得如何正確的反應,除了容易引起他人的誤解,亞斯博格癥兒童也常會因為一點小事不懂得處理,而引起激烈的情緒反應,產生攻擊的暴力行為。曾有個個案因為鉛筆盒不見了不知道怎么辦,就沖到講臺,大聲的說「誰拿了我的鉛筆盒,我要殺了他」等類似暴力行為的語言。而且,因為亞斯博格癥兒童不容易被診斷出來,很多孩子到國中時,因沒被診斷出也沒有提報教育局,因此在普通班時,就造成了許多的問題,常常被列為有情緒障礙的問題學生?!?/P>
根據美國的統計,五百個孩子中就會有一個亞斯博格癥兒童,比例上高于唐氏癥每一千個中有一個,可以想見的,目前在普通班仍有很多沒被診斷出的亞斯博格癥兒童,被誤認為情障或問題兒童。而這類不被診斷出的亞斯博格癥兒童,常因其特殊行為不被了解或被誤認為問題兒童,而遭受來自父母、師長的責難,也因不了解,常常扭曲其人格、個性,久而久之,造成其挫敗感重、沒有信心,行為想法偏向負面;到了高中后,則問題更嚴重。很多有暴力傾向或憂郁癥、躁郁癥的成年人,甚至也可能是亞斯博格癥患者,在其成長過程中,很多問題因為沒有被早期診斷出來,也缺乏整套完整的輔導體系來幫助他,而造成成年后心理不健全。這是很值得社會一起關注、討論的問題。
主講人:教育部韓繼綏執行秘書
由于目前自閉癥種子教師培訓仍不夠普及,教育部特教司要求普 通班 老師要辦理相關研習,研習時,家長也必須參與。今年四月,教育部便發函直轄市和各縣市政府,八十九學年暑假遴選教師甄選,建請優先錄用修畢三個特教學分或參加過五十四個小時以上特教研習課程的教師,因為目前全臺灣有百分之六十二的身心障礙學生就讀于普通班,意即在普通班里有很多隱藏性的情緒障礙、學習障礙、自閉癥等身心障礙學生,普通班教師必須要有初步的篩選能力,才能及早發現,并透過縣市的鑒輔會,幫助疑似身心障礙學生到心智科或精神科做鑒定工作,再透過安置會議做評估,以評估其適合學習的環境,以便安置在普通班、資源班或特教班、特教學校。安置會議是由學者、專 家特教 老師、普 通班 老師、行政人員,以及??漆t師所組成,不再是特教老師單打獨斗,而是以專業團隊發揮功能的方式,一起討論進行?!?/P>
至于九十學年度預備實施的申請入學方式,特殊教育將跑在一般教育前面,提早實施十二年就學安置計劃;也就是說,特教生享有受教權,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免費、免試,進入高中高職就讀,但這并不屬于義務教育。八十八及八十九學年度,共安置了近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七的學生,明年度將可完全落實十二年就學安置計劃,并以交通半個小時可到達的小區化就近入學為原則;例如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可化為六個或八個小區,只要學生有需求,教育部便設班。若是參加一般基本學歷測驗入學,則總分加百之二十五;若是要進入特教班就學,則申請即可入學?!?/P>
目前,各個師范院校和三所師范大學都設有特教咨詢專線,家長可多加利用。另外,特教司正在編寫輔導手冊,預計印制八千套,十二月底前分送各級學校及各民間團體,讓大家都能了解特殊障礙生,并進一步接納、協助、關懷特殊障礙學生。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