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了解我國殘疾兒童的現狀,掌握殘疾兒童的現患度、發現率、致殘原因、康復現狀及需求,為國家制定殘疾兒童康復、教育等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衛生部、公安部、中國殘聯和國家統計局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助下,于2001年組織了全國首次0~6歲殘疾兒童抽樣調查。
本次調查按照流行病學、統計學、社會學專家設計的調查方案,采用當前國際公認的篩查、診斷標準與工具,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殘疾標準》,對我國0~6歲兒童進行了聽力、視力、智力、肢體、精神等五類殘疾篩查與診斷。在承擔調查任務的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及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的密切配合下,通過千余名調查人員和專家的艱苦工作、辛勤勞動,調查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現將主要結果公布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全國2001年6月1日以前出生的0~6歲兒童;抽樣方法采用多階段分層、不等比例、整群隨機抽樣方法進行抽樣,根據經濟分層和地域分布,隨機抽取了天津、吉林、江蘇、河南、貴州、甘肅六個?。ㄊ校?,每個?。ㄊ校┰匐S機抽取一個市、一個縣,共十二個市縣。
本次調查地區總人口為1760.9萬,共抽取家庭戶58628戶,調查0~6歲兒童60124名。
二、主要結果
1、現患情況
本次調查0~6歲殘疾兒童現患率為1.362%;聽力、視力、智力、肢體、精神殘疾的現患率分別為0.155%、0.106%、0.931%、0.424%、0.101%,綜合殘疾現患率為0.316%。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數推算,全國約有0~6歲殘疾兒童139.5萬,其中單一殘疾107.1萬,綜合殘疾32.4萬。在五類殘疾兒童中,聽力殘疾15.8萬、視力殘疾10.9萬、智力殘疾95.4萬、肢體殘疾43.4萬、精神殘疾10.4萬。
2、0~6歲殘疾兒童發現率
0~6歲兒童年平均殘疾發現率為1.946‰,聽力、視力、智力、肢體、精神、綜合殘疾年平均發現率分別為0.221‰、0.152‰、1.331‰、0.606‰、0.145‰、0.451‰。
據此推算,全國每年新增0~6歲殘疾兒童約19.9萬,其中單一殘疾15.3萬,綜合殘疾4.6萬。在每年新增的0~6歲殘疾兒童中,聽力殘疾2.3萬、視力殘疾1.6萬、智力殘疾13.6萬、肢體殘疾6.2萬、精神殘疾1.5萬。
3、五類殘疾構成
五類殘疾中,智力殘疾比例最高,占54.21%;肢體殘疾次之,占24.69%;其他依次為,聽力殘疾占9.00%,視力殘疾占6.20%,精神殘疾占5.91%。
4、致殘原因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總體水平的提高,以及殘疾人事業的迅速發展,0~6歲殘疾兒童的致殘原因與1987年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已知致殘原因中:
聽力殘疾主要致殘原因依次是:后天耳毒藥物、孕期感染/耳毒藥物、高燒疾病、產時產傷窒息和其他原因;
視力殘疾主要致殘原因依次是:弱視、視網膜視神經病變、先天性白內障、其他原因和先天性青光眼;
智力殘疾主要致殘原因依次是:產時窒息、早產、宮內窒息、社會文化落后、伴發精神??;
肢體殘疾主要致殘原因依次是:腦癱、其他原因、先天性骨關節病、小兒截肢和周圍神經損傷;
精神殘疾主要致殘原因依次是:孤獨癥、不典型孤獨癥、腦器質性疾病和癲癇。
5、康復現狀與需求
調查顯示,0~6歲殘疾兒童的康復現狀得到了較大的改善。67.09%的殘疾兒童接受了各種形式的康復訓練;在需要康復器具的殘疾兒童中,47.31%的聽力殘疾兒童、14.06%的視力殘疾兒童、38.82%的肢體殘疾兒童擁有康復器具。
目前殘疾兒童的康復以家庭康復為主,但對特殊機構、醫院治療、普通機構的需求明顯上升。不同種類的殘疾兒童的康復現狀之間也存在差別,視力和精神殘疾兒童的康復現狀不容樂觀。
6、學前教育狀況
調查顯示,3~6歲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率為43.92%,其中城市為61.48%,農村為26.41%,遠低于正常兒童。調查發現,為殘疾兒童提供學前教育的特殊機構嚴重匱乏,普通學前教育機構缺乏接納殘疾兒童的師資力量和相應設施。3~6歲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狀況尤其是農村亟待改善。
- 發表跟帖
- 相關文章
- 熱門文章